《翟米妮·拉塞特》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作家龔古爾兄弟(愛德蒙1822-1896,于勒1830-1870)的一部寫實主義名著。使人為之神經顫抖,內心流血的題材。愛德蒙·德·龔古爾說:“我們所有的作品都是寫神經病的”,《翟米妮·拉塞特》就是對歇斯底里或癔病科學分析的一個實例。故事寫咖啡館侍女翟米妮·拉塞特的一生。拉塞特是一個鄉村姑娘,15歲那年她來到巴黎被一個侍員強行奸污,懷孕,她年紀輕輕地就成了死產兒的母親,之后以幫傭為生,先后被自己姐姐和拔毛婦所雇用,最后來到一個好心腸的老處女家工作,這個老處女名叫瓦朗特。拉塞特深深地敬愛她依戀她,終于成為一個虔誠的少女,可就在此時她愛上了一個鄰居的兒子,小家伙朱皮隆。這是一種變態的愛,因為過去幾年,她意想不到地愛上這個小孩,滿懷占有和妒忌之心,同他一起去舞廳,不久便委身于他,不顧兩人年齡懸殊,一心一意希望把他留在身邊。這種尷尬處境,除了老處女瓦朗特外,左右鄰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無人不恥笑她,侮辱她,同時,她任憑朱皮隆剝削她,把她的錢拿去開店,而且不同意與她結婚,最終連同嬰孩一起被拋棄。這樣,她一方面被身心所受到的苦痛所咬嚙,另一方面又為當著瓦朗特的面又不得不說謊而悔恨。拉塞特開始酗酒,為朱皮隆去求人借貸。她真是過著白晝與黑夜兩重人格的生活。拉塞特這種女仆的歇斯底里的愛情最終葬送自己,死時年僅41歲。當瓦朗特獲知其女仆的不幸遭遇時,由于激動和憤怒以至病倒,但得知全部真象后原諒了她。這個故事是龔古爾兄弟根據對他們自己的女仆的病例觀察與筆記所寫成的。顯然作者的意圖是要寫一個女仆如何屈服于感官的需求,情不自禁地逐漸成了社會和個人官能的犧牲品。以下是本書的特點及其影響:1)龔古爾兄弟認為,小說家要嚴格科學地象歷史學家對待過去那樣來寫現在。歷史學家寫歷史要根據史料,小說家寫小說也不是憑空杜撰,也要根據現實材料,“當前的小說是以口頭材料或按照自然寫下來的。”因此他們的小說基本上都是取材于現實生活。《翟米妮·拉塞特》就是寫他們家里老女仆的故事,而且動筆之前對同拉塞特有關的巴黎郊區和舊城墻遺址進行過現場考察,他們還企圖通過這一類作品來肯定粗俗事件和下層階級是19世紀小說描寫的基本領域。2)《翟米妮·拉塞特》被公認為后來自然主義作品的范例,左拉對這個令人痛心的故事具有強烈的印象。他在這本神經狂熱的和病態的作品中看到一個“由于工業發展,科學進步而患病的時代的缺點和優點,”看到了“一種精神的和肉體的激動,一種生澀與細膩的混合。”有人說,很可能是左拉讀到這本小說以后,才決定他自己的自然主義方向的。3)龔古爾兄弟所謂寫真實,再現生活,只是印象主義的真實,只是生活的表面,他們所謂嚴謹的科學寫作態度,只局限于生物學和醫學的角度,即把作品中的人物當作解剖對象和臨床病例來對待,而且作者特別感興趣的是女主人公在戀愛方面的變態心理。4)作者為了再現每個印象倏忽微妙的變化,作品結構的系統性、完整性往往遭到破壞;句法上的不規則,大膽使用新詞或新詞義,甚至于使用不正確的詞句的情況也每每發生。
上一篇:《羊泉村》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老人與海》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