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象這夜半時分的森林:
還有什么東西是活著的,
除了那鐘表的寂寞
和我手指在上面移動的這張空白紙。
透過窗戶我看不見一顆星:
什么東西更近了,
雖然寂寞更深地
進入黑暗之中:
冰冷,輕柔如黑暗的雪,
一只狐貍的鼻子觸嗅枝、葉;
兩只眼睛移動,一下
又一下,一下,一下
在樹叢間的雪地上按出
纖巧的爪印;一條跛腳的影子
小心的落后于樹樁旁和坑穴里,
而那軀體勇敢地前來
越過開闊地;一只眼睛
一點擴大著加深著的綠光,
輝煌地、專注地
前來處理它自己的事務,
直到,帶著股突來刺鼻熱烘烘的狐臭味,
它進入頭腦的黑洞中。
窗外依然沒有星光;鐘聲滴答,
紙頁上打印了字跡。
(傅浩 譯)
【賞析】
塔特·休斯以其詩作中的系列動物意象著稱于英國詩壇。這首《思緒之狐》是詩人動物詩作中的第一首,多數評論者認為它描述了創作過程中靈感降臨的全過程。這首小詩的敘述方式是奇特的,它通過營造黑夜中的神秘氛圍,描寫人與狐貍間難以理解的奇特關系,塑造了一個莊生夢蝶的古老傳說。
這首詩采用限制性敘述視角,“我”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又是故事的直接參與者。讀者的視界隨著“我”的敘述一點點開拓,充分領略到懸念迭起帶來的緊張刺激感。這首詩的另一個敘述特點是同步性,從故事的外在背景到狐貍出現的每一個環節,都對應于“我”的思緒的每一個階段,兩者的速率一致。故事開篇“我想象”帶有戲劇獨白色彩。首先詩人設定了神秘的故事背景——“夜半時分的森林”,而第一節的提問“還有什么東西是活著的”是貫穿全詩的線索。這一節里我們看到了詩歌末尾再一次出現的兩種關鍵事物——“鐘表”和“紙頁”。“鐘聲滴答”暗示主人公的思維在運動,是思考這一抽象動作的外在形態;“空白紙”表明主人公苦苦思索后仍一無所獲,“透過窗戶我看不見一顆星”暗示了寫作時沒有靈感的痛苦狀態,增添了詩歌靜謐的氛圍。隨著“寂寞更深地/進入黑暗之中”,主人公排除雜念,注意力更加集中,此時思緒中出現了不確定性的東西:“什么東西更近了”。但思緒之狐并未立刻現身,它小心翼翼地一部分一部分地露面,吊足了讀者的胃口。開篇的氛圍是孤獨的,節奏非常緩慢,而狐貍出現后節奏突然加快。先是“鼻子觸嗅枝、葉”,這個形象非常巧妙,仿佛主人公感覺到頭腦中有只狐貍伸長靈巧的鼻子探著路前行;接著“兩只眼睛移動,一下/又一下,一下,一下”,一下一下轉動眼睛的狐貍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再重復“一下”也并非單純考慮音效,似乎這也是主人公的思緒一點兒一點兒艱難前行的形象化。這一階段靈感已經出現,詩人稱它“冰冷,輕柔如黑暗的雪”,可見靈感的轉瞬即逝,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再度消失。狐貍謹慎地探路前進,“一條跛腳的影子/小心的落后于樹樁旁和坑穴里”,暗示主人公小心翼翼地留住靈感的瞬間。狐貍的身體一步步展現,好像頭腦中也有一個形象漸漸清晰起來。靈感降臨時是什么樣子呢?詩人這樣回答:“一只眼睛/一點擴大著加深著的綠光,/輝煌地、專注地/前來處理它自己的事務”。在詩人筆下靈感有形狀——“在樹叢間的雪地上按出/纖巧的爪印”,有顏色——“一點擴大著加深著的綠光”,也有氣味——“帶著股突來刺鼻熱烘烘的狐臭味”,但無論哪一種感覺中的靈感都是精巧而又輝煌的。詩歌高潮處詩人又轉向了開篇,那“鐘聲滴答”,那“紙頁上打印了字跡”,這仿佛是一場痛苦的思緒之旅,但最終,靈感“進入頭腦的黑洞中”完成了使命。
《思緒之狐》的成功之處不僅在于詩人準確細膩地刻畫了靈感降臨的全過程,他還從狐貍這種聰明的動物身上尋找到了詩歌創作的靈感。他揭示了動物的力量和神秘,進而展現了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自然世界。
(喬 華)
上一篇:《懷念森林——動物園中一只老虎的話 [越南]世旅》讀后感
下一篇:《總是 [玻利維亞]弗雷雷》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