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波蘭作家萊蒙特(1868—1925)的長篇小說。分《秋》、《冬》、《春》、《夏》四卷。小說以20世紀初的波蘭農村生活為題材,對1905年前后在沙俄占領者統治下波蘭農村的社會矛盾及各階級狀況作了廣泛、深刻的描繪。富農波利那殘酷而吝嗇,為不讓兒女繼承其遺產,年逾六旬續娶了年輕姑娘雅格娜,并將前妻陪嫁的六畝好地劃歸雅格娜名下,遭到兒子安蒂克、兒媳漢卡、女婿密卡埃爾等人的 致反對,父子之間的沖突尤為尖銳。一次,在反對鄰村大地主盜伐公有森林的械斗中,波利那父子和地主有矛盾,也參加了農民的斗爭。地主勾結沙俄占領者當局逮捕了參加械斗的農民。安蒂克也被捕入獄,波利那則身受重傷。此事發生后,波利那一家在財產繼承問題上的明爭暗斗更趨激化。后來,鄰村地主愿同列普卡村富農言和,將一農場賣給他們,并將安蒂克保釋出來。安蒂克出獄后懺悔過去的行動,表示擁護地主,同時繼承了父親留下的財產,成為新的富農。
《農民》以雅格娜曲折而又復雜的愛情糾葛及其悲慘結局為主要情節,以圍繞著土地的各種愿望、打算和斗爭為輔助線索,展開農村階級關系的復雜景象,嵌進了生與死、貪欲與虔誠、愛情與遺產、陰謀與搏斗、鎮壓與反抗等各種插曲,廣泛地、深刻地反映了波蘭農村的生活真實,但未能指出農民解放斗爭的正確道路。雅格娜是被損害的婦女形象。她本來聰明、敏感、富于幻想,卻被迫嫁給了老鰥夫波利那。她同安蒂克的私情被識破后,失去了主婦地位,守護長期昏迷不醒的丈夫,后又遭到鄉長欺騙;繼而由于同風琴師的兒子產生感情,被綁起來丟在糞車里,作為蕩婦驅逐出村,最后因受刺激太深而精神失常。漢卡是剛強并富有忍耐性的母親和妻子的形象。她逆來順受,在被家人趕出家門,丈夫對她毫無感情的情況下,挑起了養家活口的重擔。波利那是典型的農村資產階級和統治者的代表人物,他在和地主有矛盾時,在革命中站在農民一邊;而和地主妥協時,他又出賣農民的利益。小說還描寫了眾多的不同的農民形象:狡詐、貪婪、無恥的鐵匠密卡埃爾,誠實、堅毅的長工古巴,稚氣而又聰明伶俐的放牛娃維蒂克,等等。
《農民》在藝術上注重對比,力求在性格的差異上突出人物的個性,深入展現人物的內心沖突,細致地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使人物具有油畫般的色彩感和雕塑般的立體感。作家以精湛的藝術技巧描繪了四季景色和農村的日常生活習俗,構成了一幅幅聲情并茂的風景畫和風俗畫?!掇r民》風格冷靜、客觀、從容、細致。
上一篇:《傲慢與偏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列寧》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