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窺見你秀絕的容顏,
薔薇便用枝葉半遮臉面——
立即掩藏起自己的嬌柔,
并偷偷地把嫵媚收斂。
即使含苞欲放的花朵,
在你面前也會感到羞慚——
不知是用絳紗罩著面頰,
還是紅云遮蔽了容顏。
假若你到鮮花市場,
把柔美的長發披散——
紫羅蘭定將自愧不如,
匆匆收起自己的貨攤。
只要瞥見你那朱唇,
百合不再清高傲慢——
將怏怏地躲進角落,
沉默不語,不敢狂言。
假若你被特別邀請,
去同鮮花附耳交談——
你那文雅動聽的話語,
將迷得水仙合上雙眼。
同內扎米賽歌的夜鶯啊!
你的歌喉雖然清脆委婉,
但當聽到這首“加宰兒”,
也會立即停止鳴囀。
(張暉譯)
【賞析】
自古以來,用鮮花比喻美人是文學上的傳統,并因此留下了許多的佳作。內扎米的這首《鮮花》初看似未脫離傳統的文學樣式,但詩人卻別出心裁,運用了一系列奇妙的對比,更加凸顯了美人的天姿國色,讀后令人驚嘆不已。
整首詩語言優美,想象豐富,結構精巧,是一首難得的歌頌美人的佳作。詩人不落傳統俗套而是另辟新境,令整首詩格調清新自然。
《鮮花》不是簡單地將美人同鮮花進行對比,而是根據美人的性格特征將其與不同的鮮花進行對比,凸顯了美女不同的氣質特征,讓人耳目一新。詩的開篇將美人同薔薇對比,不禁描繪出了美女秀絕的容貌。而且也巧妙地突出了美女的性格特征。“立即掩藏起自己的嬌柔,/并偷偷地把嫵媚收斂”,這些都巧妙地展現出了美人的性格特征,令整個形象鮮活了起來,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嬌羞、嫵媚的絕世美女出現在眼前,同時也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從第一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不僅僅是將美女同鮮花進行簡單的類比,而是賦予美女以鮮活的性格特征,令人眼前一亮。這種巧妙的展現手法使得整首詩趣味盎然。
詩的第二小節,詩人繼續烘托美人的絕美的面容,用了一系列巧妙形象的描寫,用含苞欲放的花朵同美人相對比,更凸顯出了美人絕美的容顏。同時詩人將鮮花見到美人那種羞慚的表情形象地表現了出來。“不知是用絳紗罩著面頰,/還是紅云遮蔽了容顏”,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讓人如臨其境,充分展現了詩人高超的寫作手法。
第三小節,詩人歌頌了美人的秀發。波斯傳統美人的標準是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這是他們傳統的審美觀,我們也可以在許多波斯詩人的詩歌中得到印證。詩人在這里極力歌頌了美人的秀發,將其與紫羅蘭相對比,給其容顏更增添了魅力。
第四小節,詩人繼續歌頌美人的容貌,將其與清高傲慢的百合相比。詩人用語精煉,描寫細致而巧妙,“怏怏”、“沉默不語”,這些生動的描寫都凸顯出詩人高超的技巧,令整首詩趣味頓生,連續的比喻并未令人厭倦而是讓人沉浸在詩人奇妙的想象中。
詩的第五小節,拋棄了前面對美人外貌的歌頌,而轉移到了對美人品行的歌頌上來。詩人用“文雅動聽”四個字傳神地勾勒出美人品德的高尚,頓時令整個形象鮮活了。詩人就在這種簡單的勾勒中,將一個容貌絕美,品行高尚的美人形象呈現在讀者眼前。
詩的結尾,巧妙而自然,看似是詩人對自己詩篇的歌頌,但詩人實際上是為了凸顯美女的容貌。詩人以夜鶯聽到這首加宰兒而停止鳴囀結尾,是為了突出詩中美女的形象,我們不禁想到,是什么令夜鶯停止鳴唱了呢?不是詩人的詩歌,而是詩中描繪的美女令夜鶯停止了鳴囀。這樣的結尾令整首詩顯得趣味盎然。
總體上講,整首詩結構巧妙,語言詼諧優美,是古波斯描寫美人的一篇佳作,突破了以前對美女容貌實體的描寫,而是側面地突出表現了美女的容貌,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同時詩人不僅僅是停留在對美女容貌的歌頌上,而是突出了美女的品行,從而有了極強的審美意義和現實意義。
(葉玉香)
上一篇:《魯拜集(節選4)·海亞姆》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鳥兒回旋曲·喬叟》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