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花環》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南斯拉夫詩人涅果什(1813—1851)的詩劇。自奧斯曼帝國吞并了巴爾干各部族以后,門的內哥羅一直堅持抵抗,黑山族人民從未停止過斗爭,他們甚至出沒于荒山叢林,與侵略者展開游擊戰爭。土耳其侵略者用軍事力量征服不了他們,便利用宗教對門的內哥羅進行同化。于是在門的內哥羅修建了清真寺,使一部份黑山人信仰了伊斯蘭教。有的人甚至背叛了自己的國度。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黑山族人民的宗教領袖達尼羅主教和絕大多數黑山族人民意識到了維護傳統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能保持住祖傳的宗教信仰,就可以保持民族的獨立。黑山族人民在達尼羅主教的領導下,進行了長期的艱苦斗爭和浴血奮戰,終于在門的內哥羅清除了所有的伊斯蘭教徒,趕走了土耳其統治者,拆毀了清真寺,維護了民族獨立。
領導黑山族人民進行民族斗爭的杰出領袖達尼羅主教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勇有謀的軍士首領。他曾帶領一支小部隊,打敗了數倍于已的土耳其侵略軍,領導黑山族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達尼羅主教的戰斗誓言是:“為了我們的光榮,只要胸中還有一顆紅心在跳動,就要拿起鋒利的武器向那褻瀆基督的兇徒進擊。”他是領導黑山族人民保家衛國的民族英雄。但是,劇本中的真正英雄,是堅持在戰斗前線的民眾群像,象烏克·米楚諾維奇、烏克·曼杜希奇、馬爾提諾維奇兄弟等人。他們在斗爭的每個關鍵時刻,總是團結兄弟姐妹,沖鋒向前,共同決定民族的命運,始終把握著祖國的前途。詩劇贊揚他們堅決的斗爭精神,歌頌他們為了民族的獨立,不怕拋頭顱,灑熱血,甚至英勇獻身的精神。這部詩劇以黑山族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爭為史實,歌頌了黑山族人民勇猛頑強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斥責了侵略者的殘暴罪行;揭露了認賊作父的民族敗類的丑惡嘴臉,說明了只有團結,才有力量,只有斗爭才有民族的獨立和祖國的完整的客觀真理。
詩劇《山地花環》以一系列獨白和對話組成,各場之間穿插有科羅歌舞。語言凝煉,慷慨激昂,歌舞如戰鼓,激越奮進,有些場面雖然表現的是黑山人的生活、習俗、思想與性格,但始終與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聯系在一起,突出地表現了詩劇的人民性和樂觀主義戰斗精神。《山地花環》是南斯拉夫藝苑中的不朽之葩。
上一篇:《封·絲蔻黛麗小姐》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布登勃洛克一家》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