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宋公明三敗高太尉
童貫兵敗回東京后,朝廷必然會又驚又怒,吳用擔心朝廷會再次派兵攻打梁山泊,他的預言會成真嗎?蔡京和高俅一直對梁山泊虎視眈眈,他們又將提出怎樣惡毒的建議來謀害宋江等好漢呢?
童貫吃了敗仗后,丟盔棄甲地回到東京,對著蔡京和高俅痛哭流涕。蔡京是個陰險的家伙,他讓童貫不要告訴皇帝實情,而把撤兵的理由歸結為天氣太熱。
高俅則涎著一張老臉自負地說:“不是我夸口,如果讓我親自去征討,肯定能打敗宋江!”
此時,童貫的副將已從梁山泊回到京城,他對蔡京和高俅說了宋江想招安的想法,高俅卻不屑一顧,大罵宋江在玩陰謀詭計,還立即請求皇帝任自己為主帥,親自攻打梁山泊。
于是皇帝便命高俅帶領十個節度使向梁山泊進發,每個節度使又各帶一萬兵馬,加上水軍一萬五千人,御林軍一萬五千人,一共十三萬人,趾高氣揚地殺向水泊梁山。
宋江聽說高太尉親自帶兵,還帶了曾是綠林好漢的十個節度使過來,不由得有些驚慌,趕緊去找吳用商量。吳用卻一臉輕松,建議宋江派“沒羽箭”張清、“雙槍將”董平先去濟州給高俅一個下馬威,然后派水軍頭領潛伏在水泊里,準備奪船。宋江見吳用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也陡然增添了必勝的信心。
張清和董平每天在濟州巡邏,不久便發現高俅進駐了濟州。高俅入城后,一面將百姓的財物充公,一面又強征百姓入伍,搞得城內怨聲載道。
兩天后,高俅在濟州等來了水軍統領劉夢龍。節度使王煥獻計,讓高俅故意發兵吸引敵軍,然后派劉夢龍率水軍偷襲梁山泊,一舉攻下山寨。高俅一聽,以為這個計策萬無一失,不由得欣喜若狂,開始做起打敗宋江回朝廷領賞的美夢來。
劉夢龍與黨世雄偷偷駕船出發,不想船剛行到水泊深處,就聽到一聲炮響,原本一望無際的水面上忽然冒出無數只小船來。官兵們慌了手腳,想原路返回,不料回程的水路早已被梁山泊好漢們截斷,官兵們沒有辦法,只好哭爹喊娘地跳下水去逃命。劉夢龍棄船而逃,黨世雄不肯逃,反而命令士兵向水泊深處劃去,結果被阮氏三兄弟和張橫當場抓獲。
高俅一看自己的水軍損失慘重,嚇得抱頭鼠竄,一時沒了主意。節度使徐京向高俅推薦在東京城外教書的聞煥章,稱此人足智多謀,可做軍師。高俅正愁沒有人為自己出謀劃策,便命人快馬加鞭去請聞煥章。
五天后,聞煥章還沒有來,宋江卻不請自到,在濟州城門口找高俅交戰。高俅聞訊大怒,派出全部人馬,去擒拿宋江。
宋江見高俅的兵馬來到眼前,便開始撤退,一直撤到十五里以外的山坡上,才擺開陣型。
只見呼延灼從隊伍中跳出,立于陣前。高俅這邊則派出節度使韓存保迎戰。呼延灼打了一會兒就往回逃,韓存保緊追不舍。二人來到一處小溪邊,大戰近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此時,埋伏在一旁的張清趕到,活捉了韓存保。
另外兩個節度使——梅展和張開來尋韓存保,發現韓存保竟然被綁得結結實實浸在水里,頓時大怒,一齊向張清撲過去,沒提防秦明和關勝這兩員猛將也殺過來了。梅展和張開見自己不是對手,只好丟下韓存保落荒而逃。
眾人將韓存保押上山,宋江熱情招待了他和黨世雄。韓存保是被朝廷招安的綠林好漢,因此非常認同宋江的想法。他們被宋江放走后,在高俅面前把宋江夸贊了一番。高俅氣得七竅冒煙,根本不聽韓存保和黨世雄的話,還要殺了他們。幸虧眾人求情,韓存保和黨世雄才得以保全性命。
韓存保回京后,想方設法找到蔡京,陳述宋江想招安的事情。蔡京被說服,就面見天子,請皇帝再給宋江一次機會。皇帝便下了一道圣旨,讓聞煥章去招安,若宋江不肯,則再讓高俅去剿殺梁山泊眾人。
且不說這里聞煥章辭駕,正同天使前來。卻說高太尉在濟州,心中甚是煩悶,這時有個叫牛邦喜的人跑來給他出主意:將水軍的船只用鐵環連在一起,就能避免翻船的情況發生。
高俅照辦不誤,宋江和吳用聽說后則哈哈大笑。吳用讓劉唐在小船上裝滿蘆葦干柴,柴中灌上硫磺等易燃物品,然后藏在港灣里,等劉夢龍的連環船駛來時,便點燃裝著火藥的小船,沖向劉夢龍的水軍隊伍。那些連環戰船被火一燒,全部化為灰燼。水軍將領劉夢龍碰了一鼻子灰,趕緊跳船逃命,見岸上全插著梁山泊的旗幟,以為有埋伏,不敢上岸,只能向水泊深處游去。
深閱讀 此處類似《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的情節。
劉夢龍正在拼命游泳的時候,忽覺腰部一沉,被“混江龍”李俊捉住。與此同時,張橫也抓住了牛邦喜。李俊和張橫一商量,怕宋江再把他們給放了,干脆就取了劉夢龍和牛邦喜的首級,送上山來。
高俅再次落敗,不禁氣得頭暈眼花。此時天使手持詔書與聞煥章一同來到濟州,高俅聽說他們要去招安,心里一百個不愿意。
這時,濟州有一老吏前來獻計:“詔書上最要緊的是中間一行,道是:‘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并與赦免。’這一句是囫圇話。開讀時,可分作兩句讀。將“除宋江”另做一句,捉了那宋江,殺了,再將他手下眾人,盡數拆散。自古道:‘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沒了宋江,其余的做得甚用!”
聞煥章是個正直的人,他極力勸說高俅,切勿移改玉音。高俅哪里肯聽聞煥章的諫(jiàn)言,他一邊陰險地笑,一邊命人火速通知宋江前來濟州接受招安。
宋江見朝廷這次真的想招安,不由喜上眉梢,號召眾人盡快收拾,去濟州聽讀詔書。
盧俊義擔心此行有詐,勸宋江三思而后行。吳用笑著沖盧俊義擺擺手,說:“放心,高俅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他不敢輕舉妄動的!我自有一番布置。”
當宋江等一行人來到濟州城門外時,高俅早已在城門之上等候,他還讓城中的百姓都來觀看,以證明自己的公正。
宋江等人在城下向官員們拱手致意,天使便開始宣讀詔書。當時吳用正聽讀到“除宋江”三字,便目視花榮道:“將軍聽得么”?詔書剛讀完,花榮就沖著那使臣飛出一箭,不滿地叫道:“不赦免宋江哥哥,我們投降做什么?”眾好漢也異口同聲地高聲呼喊:“反!”便齊發亂箭,沖著城門猛射。
高俅急忙派兵增援,卻在道路兩旁遭到吳用的埋伏,被殺得人仰馬翻,只得夾著尾巴逃回城中。
皇帝得悉宋江等人不肯投降,非常不悅,撥給高俅四千精兵,并讓八十萬禁軍教頭丘岳和副教頭周昂一起協助高俅攻打梁山泊。
高俅歡欣鼓舞,再次伐樹造船、招募水軍。有個叫葉春的人,善于造船,得知高太尉要造船討伐梁山泊,就帶著船只草圖前來討賞。
葉春告訴高俅,先前官兵之所以會吃敗仗,是因為用的船不對,若想取勝,必須使用他設計的兩種船。一種叫大海鰍船,船可容納幾百個人,外圍有竹籬笆保護,可以躲避箭矢;另一種叫小海鰍船,可容納幾十個人,船頭船尾釘有長釘,船身兩邊仍用竹籬笆遮蓋,能輕松制勝。
高俅看了草圖后,內心狂喜,趕緊讓人造船,還嚴格規定百姓繳納物料的時間,超過期限就得斬首。一時間,百姓被逼死了很多,鬧得滿城都是怨恨的聲音。吳用知道造這么大的船,得花費不少時間,就讓張青夫婦等人去濟州的造船場打探消息。
張青等人在船場轉了一圈,等到午夜,在里面放了一把火。高俅睡得正香,忽然聽說船場起火,慌忙讓士兵出城救火。士兵們剛出城,城樓上又開始燃起熊熊大火。高俅急得焦頭爛額,親自帶兵上城樓救火,卻又聽士兵來報:“西草場起火,火光沖天。”
丘岳和周昂正要趕去船場救火,“沒羽箭”張清摸出一個石子,正好打中丘岳的面門,把丘岳打得牙齒掉落、口鼻流血。
高俅氣得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宋江生吞活剝。
經過一番周折,葉春設計的船終于都造好了。高俅大喜,親自率領水軍駕駛大小海鰍船,浩浩蕩蕩向水泊深處殺去。
梁山泊的好漢們卻毫無懼色,一齊出動小船圍堵官船。高俅大驚,讓水軍發動進攻,誰知那大小海鰍船竟然紋絲不動。過了一會兒,士兵們的驚叫聲傳來:“船漏水了!”原來,張順等人早就潛伏在水底,用鑿子將船底鑿穿,海鰍船灌水之后,毫無戰斗力,只能不斷下沉。
高俅和聞煥章被打得措手不及,當場被捉。宋江知道高俅和聞煥章都是朝廷重臣,因此對他們十分客氣。高俅見眾好漢一個個英氣勃發、智勇雙全,嚇得半死,對宋江點頭如搗蒜,答應道:“招安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你們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宋江大喜,安排酒宴為高俅壓驚,又挽留高俅在山寨里做客。到了第三天,高俅執意要走,還要宋江派幾個人跟他一起回京向皇上講述招安之事,卻讓聞煥章作為人質留在山寨。宋江就派了“圣手書生”蕭讓和“鐵叫子”樂和隨行,隨后便耐心等待京城的消息。
名師賞讀
讀罷本章,不禁拍手稱快。作者通過描寫梁山泊好漢與高俅的對戰,再次凸顯出眾位好漢的機智與勇敢。本次高俅親自發兵攻打梁山泊,這也是他與宋江等人的第一次正面交鋒。而在這之前,高俅與梁山泊好漢的矛盾都是通過高俅的惡霸親友體現的。好漢們狠狠地教訓了高俅的無賴親友,使得高俅對宋江恨之入骨,并最終導致高俅三次攻打梁山泊的局面。高俅雖然一肚子壞水,但在打仗方面卻沒有能力,被宋江等人打敗也是必然。
上一篇:水滸傳《奉旨攻遼進駐薊州》解讀
下一篇:水滸傳《宋公明怒殺閻婆惜》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