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爺》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小說家康拉德(1857—1924)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故事情節圍繞著吉姆的生活經歷展開。運送香客去麥加朝圣的“帕特那號”夜航遇險,在沉船勢所難免的情況下,死的威脅、貪生的欲望驅使年輕的大副吉姆作出了棄船逃生的選擇。幸而,“帕特那號”被法國炮艦搭救,800名乘客得以生還。事后,吉姆時受良心譴責,并被海事法庭判罪。吉姆的朋友馬洛給他以精神安慰,并表示愿為他提供生活上的幫助。但吉姆拒絕了。為了贖罪,他隱姓埋名,脫離西方文明,來到東方叢林、馬來人原始部落住地帕妥賽島。他甘與島上原始、古樸的土著相依為命,并竭力為他們做好事,因而深得他們的信賴與愛戴,獲得“吉姆爺”的尊稱。此刻,吉姆內心的負罪感也略有減輕。不久,一股海盜入侵島嶼,搶掠、殺戮。吉姆為放過了消滅海盜的良機而悔恨不已。最后以死表示他的悔恨和贖罪,維護了他的尊嚴和信譽。
吉姆悲劇性的結局表明: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理想之花已經凋謝、精神世界的“惡之花”競相開放的現代社會中,一味盲目地追求早已過時的理想和榮譽的人們,是無法逃脫危機而安寧地走完生活的歷程的。
犯罪——贖罪,這就是《吉姆爺》的主題。小說通過吉姆的犯罪——贖罪的情節,贊美了忠誠和尊嚴,斥責了背叛和恥辱。
《吉姆爺》在藝術表現方面采用了多層次多視點的敘述方式。作者不是按傳統的時間順序交代故事的來龍去脈,而是采取時序顛倒、前后穿插、多次往復的敘述方式,形成了情節的跳躍、回轉、增加了懸念。在敘述角度方面,作者除用全能敘述方式外,還通過馬洛這一特殊的視點來串聯有關吉姆的凌亂、瑣碎、片斷的材料,梳理吉姆心理活動的頭緒,釋解吉姆的疑團。馬洛在作品中起了穿針引線和窺探吉姆之謎的作用。作者還采用了印象主義創作方法中的光與影、黑與白的對比來寓意象征。以黑色象征邪惡、死亡和陰謀活動,白色和明亮象征純潔和善良。
《吉姆爺》問世于本世紀初,被譽為“本世紀英國文學中第一部突出的現代主義作品”。
上一篇:《可笑的女才子》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吉檀迦利》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