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564—1616
【介紹】: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詩人、劇作家,出生于沃里克郡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鎮。父親約翰是沃里克郡的自耕農。莎士比亞是家里的長子,曾被送到當地的文法學校學習拉丁文和古代歷史、哲學、詩歌、邏輯、修辭等。1582年11月同鄰鄉富裕自耕農的女兒安·哈瑟維結婚,次年5月生女蘇珊娜,1585年生孿生子女珠迪絲(女)和哈姆奈特(子),哈姆奈特后來夭折。1590年莎士比亞開始創作劇本,在他一生中寫了三十七部劇本,兩首長詩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一生的最后幾年在家鄉度過。去世后葬于鎮上的“三一”教堂。他的戲劇作品包括歷史劇、悲劇、喜劇和傳奇劇。他的主要作品有:歷史劇《亨利六世》(Henry VI,1590—1591)、《理查德三世》(Richard III,1592)、《亨利四世》(Henry IV,1596—1597);喜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1595)、《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1596)、《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1599)、《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1600)等;悲劇有《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1595)、《哈姆雷特》(Hamlet,1601)、《奧賽羅》(Othello,1604)、《李爾王》(King Lear,1605)、《麥克白斯》(Macbeth,1605);傳奇劇有《辛白林》(Cymbeline,1609)和《暴風雨》(The Tempest,1611)等。莎士比亞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他批判了封建社會的殘酷剝削和血腥的戰爭,從人文主義者的角度去思考社會問題,認為國家必須有開明的君主和穩定,統一的政治局面。在他的悲劇作品中他融入了自己的社會經歷,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人性的善惡和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并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對封建社會和封建的倫理道德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抨擊。另外在他的喜劇作品中,他熱情地歌頌了純潔的愛情、真摯的友誼等。他的作品展示了十六世紀當時英國社會的完整圖畫,雖然在許多方面他仍然無法擺脫其階級的局限性,但他的作品無論從寫作技巧還是內容上都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因而在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艾迪生,約瑟夫》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莫爾,托馬斯》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