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阿萊桑德雷《在花園里》愛情詩鑒賞
〔西班牙〕 阿萊桑德雷
知道她從不生氣,
這是多么甜密!
在她身旁
生活歡暢。
未曾見
西方的黑色風暴
掠過她的面龐。
至多不過:一縷憂郁。
“你看,小鳥!”要么:“樹枝……”
或者:“什么在閃光? ……”
是的,風兒吹來,多情、芬芳。
園中的鮮花,隨她欣賞。
高高的楓樹:馥郁、優雅,
春意蕩漾。
有時她在樹旁,亭亭玉立,嬌艷生香。
仙姿靈氣,清磨時光
有時她在園中,身披朝霞,激情洋溢,
烈日照耀,金發閃光……
但是我看見了她的色彩,她在小路上行走,
面前玫瑰競放。
我心中,突然充滿惆悵。
玫瑰。愛情。花瓣。群芳。
她全神貫注的臉龐,時刻沐浴著花香。
馨香里,光彩動人! 正青春時光!
永遠年輕的早晨籠罩著她的倩影。
薄薄的衣裙,透明火紅。
我多么專一,目不轉睛,
全然不覺她微露的身體輕輕拂動
石竹茂盛,紫羅蘭輕盈,
還有腳下暗香洋溢的無名花叢。
陽光下,微裸的身軀,羞怯的面容,
轉瞬間,她注視著我,
傳遞著神秘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愛情。
我頓時放開喉嚨將她呼喚,
用由衷的聲音叫她的芳名。
她越來越近,伸手可及,沁人肺腑,
她的聲音一片赤誠。
無比鮮艷,令人銷魂,
她獻給我一束花叢。
此時此刻她就在這里:
帶著她的芬芳,
濕潤的素手
還有她的親吻——
火熱的激情。
(趙振江 譯)
阿萊桑德雷(1898— )西班牙當代著名詩人。生于塞維利亞。從1925年起致力于詩歌創作。第一本詩集《輪廓》。他的《利劍象嘴唇一樣》等詩集是超現實主義作品。《毀滅或愛情》在1935年獲得西班牙皇家學院“國家文學獎”,確定他在當代西班牙詩歌中地位。此后,又出《最后的誕生》等詩集。1977年,由于他那些“具有獨創性的詩作,繼承了西班牙抒情詩的傳統和現代流派,描述了人民在宇宙和當今社會中的狀況”,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這首詩塑造了花園里姑娘的美麗動人的形象,歌頌了詩人和姑娘的愛戀之情。
姑娘的形象是純凈、美麗的。詩一開頭便寫了“她從不生氣”,給人以歡暢,她的臉上至多掠過一絲憂郁,卻從未見過“西方的黑色風暴”。對姑娘來說,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富于吸引力,展現在她面前的是色彩斑斕世界,一只鳥、一個樹枝、一點光亮都會引起她的注意、給她帶來歡暢。
接下來,詩人把姑娘置于花園的背景中來塑造她美好的形象:她欣賞園中的鮮花、楓樹;她伴樹而立,嬌艷生香;她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身披朝霞,金發閃光,她面前玫瑰竟放……這一連串活生生的描寫使姑娘的形象愈發顯得可愛、動人。
面對如此動人的姑娘,“我”的感情由傾慕到惘悵,又到歡暢。在“我”眼里,有了姑娘,生活便覺得甜密,她在花園里的美好形象使“我”心旌搖蕩,讀者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我”對姑娘的傾慕之情,他“多么專一,目不轉睛。”
但是又“突然充滿悵惘”,為什么呢? 顯然是怕得不到美麗姑娘的愛情,所以,詩人越是寫姑娘的可愛,越是反襯出“我”的渴望之情。在這里,姑娘的美麗和“我”的渴望起到了相互映襯的作用。在“我”眼里,姑娘和她周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她薄薄的衣裙透明火紅,微裸的身軀,羞怯的面容;她的周圍,石竹茂盛,紫羅蘭輕盈,無色的花叢也暗香飄動。無疑,“我”陷入了一種幾乎不能自拔的情感世界里。
那么,結局是怎樣的呢?在詩的最后一段,姑娘終于向“我”傳遞著神秘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愛情”。此時“我”滿腔的激情傾瀉而出,頓時放開喉嚨“用由衷的聲音”呼喚著姑娘的名字,他和她相互呼喚著擁抱在一起——他們宣布了他們的愛情。
這首詩的特點是,把姑娘放在花園中來寫,以花園中的景物來烘托姑娘,以景襯人。另外,通過對人物的感情起伏變化的描寫,以及他和姑娘最終的結局,歌頌了美好、純真的愛情。
上一篇:〔羅馬尼亞〕愛明內斯庫《在同一條小巷里……》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意大利〕托夸多·塔索《我愛你,只是因為你美艷》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