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沙米索《女性的愛情和生活(之一)》愛情詩鑒賞
〔德國〕 沙米索
自從我見到了他,
我仿佛已經失明;
不論往哪兒望去,
只看見他的面影。
就像在白日夢中。
他在我面前飄浮,
從深深的黑暗浮出,
顯得格外清楚。
我周圍其他一切,
從此都黯然失色,
姐妹們的游戲,
再不能引我喜樂,
我寧愿獨坐閨中
垂淚而默不作聲;
自從我見到了他,
我仿佛已經失明。
(飛白 譯)
沙米索(1781—1838),德國作家,生于法國,后隨家遷居德國。16歲開始
接觸資產階級啟蒙思想,20歲熱衷于學習語言學和哲學。為他贏得聲譽的是既富于浪漫色彩又深刻反映現實的中篇小說《彼德·施萊米爾的奇妙的故事》,小說出版后被譯成多種文字。組詩《婦女的愛情和婦女的生活》(1830)是他最成功的作品。它們的流傳應歸功于作曲家舒曼的譜曲。沙米索的敘事詩樸素、單純,具有民歌風格。
在女性的生活中,愛情是相當主要的一部分,在女性的愛情中,相思是她們純真情感的一個視角。“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以此來展示她們埋藏在心底深處的火熱情腸。沙米索的這首詩就是從一個女子陷入一見鐘情式的單相思里不能自拔的心理感受出發,極有層次地表現了一個少女對意中人的強烈愛戀和相思的痛苦。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便點出了“他”已占據了“我”的整個心靈,令“我”心迷神往,如癡如醉,使“我仿佛已經失明;不論往哪兒望去只看見他的面影”。這種彌漫于“我”周圍的影像亦真亦幻地“在我面前飄浮,無論是“在白日夢中”,還是在“深深的黑暗”里,有如一顆耀眼奪目的星星,從靜謐、黑暗中浮出,“顯得格外清楚”。在第一節中,詩人巧妙地抓住了女主人公在陷入相思之苦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即“自從我見到了他,我仿佛已經失明”,也就是說,她愛的對象已經使他晝思夜想,神魂顛倒,她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有一個人,她的思想所能想到的只有一個人;她隱入了單相思的苦海里,“他”已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他”使“她”忘記了外面的世界,甚至忘記了自我。正是因為作者巧妙地抓住了“我仿佛已經失明”的細節,才鋪展開來,進一步寫出了女主人公朝思暮想的心理狀態,使得抽象的相思之情得以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緊接著,作者又從女主公的主觀感受出發,進一步描寫了女主人公自從見了“他”之后,“我周圍的一切,從此都黯然失色”。這是主觀的情感體驗,但寫到這似乎還不夠充分,于是詩人又選取了兩個細節來表現女主人公的相思已達到了“姐妹們的游戲,再不能引我喜樂,我寧愿獨坐閨中,垂淚而默不作聲”的程度。因為相思,她沒有了歡樂;因為相思,她變得哀傷而孤獨。相思,是非常幸福、甜蜜但又是非常痛苦的情感體驗。作者善于設身處地從主人公的主觀情感出發,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女主人公的情感歷程,善于從生活中的小事中發現詩情畫意。細節的選擇,典型而又形象。
總之,詩人從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出發,刻畫了一個少女是如何陷入相思之苦的,以及這個少女的相思程度。作者能把抽象的相思之情有質、有量,層次鮮明地再現出來,可見他的才能和技巧是多么高超和純熟。全詩格律嚴整,首尾照應,感情真摯細膩,在語言上韻律優美和諧而又自然質樸。
上一篇:〔愛爾蘭〕葉芝《失戀的哀悼》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英國〕拜倫《她走在美的光彩中》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