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德魯尼娜《愛情》愛情詩鑒賞
〔俄—蘇〕 德魯尼娜
你躺著,又睜開眼,已是夜半深更,
繼續(xù)跟自己進行著無盡無休的論爭。
你嘴里叨叨連聲:
“他本來就不那么漂亮”!
可心兒卻回答:
“那又怎么樣!”
你等著遲遲不來的該死的夢,
反復(fù)思索著,哪是真話,哪是謊……
你嘴里叨叨連聲:
“他本來就不那么聰明!”
可心兒卻回答:
“那又怎么樣!”
于是你心里產(chǎn)生了驚恐,
周圍的一切都倒下,一切都落空。
這時你告訴自己的心靈:
“你將毫無希望!”
心兒卻回答說:
“那又怎么樣?”
(王景厚 譯)
有一位當代蘇聯(lián)詩人曾經(jīng)說過:“愛情——這不是一顆心去敲開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中國也有一句古語,叫作“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實,這里所說的“眼睛”指的就是心靈。照莎士比亞的話來講,“愛情是不用眼睛而用心靈看著的。”因為只有心靈的碰撞、心靈的感應(yīng)才能閃爍出美麗的光華。倘若沒有這種溝通、這種交流,那么,再華麗的外表也是丑陋的,再動聽的言辭也難以入耳。由此可見,愛與不愛的真正的較量不在外表,而在心靈。也正是這種難以表達的心潮的起伏,才攪得人坐臥不安、徹夜難眠。德魯尼娜寫于1971年的《愛情》,就是這樣一首把筆觸伸入到人的心靈深處,撩開籠罩在情感世界上的面紗,探視其中愛的奧秘的動人詩篇。
這是一篇處于愛的矛盾中的女性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在愛與不愛的兩難境地理智與心靈的一場激烈論爭。盡管時間不早了,“已是夜半深更,”可寧靜的睡眠偏偏不向女主人公靠近。因為理智與情感互不相讓,“爭吵”得“無盡無休”,使她無法平靜。理智認為,那個男人并不可愛,因為“他本來就不那么漂亮!”這個理由似乎很有道理,哪一個姑娘不想找一個白馬王子作自己的如意郎君呢?“可心兒卻回答:/那又怎么樣!”一語就打消了理智的威風。因為愛的真諦不是優(yōu)美的言辭和漂亮的外形,而在于兩顆熱心的溝通。
于是,女主人公便“等著遲遲不來的該死的夢”。然而,由于理智沒能將心靈說服,她仍要“反復(fù)思索著”而不能入夢,所以,理智又找出了第二個理由:“他本來就不那么聰明!”這看起來也無可挑剔。誰愿意找一個愚人作終身伴侶呢?”可心兒卻回答:/那又怎么樣!”是為了真正的愛,還是為了尋找精靈?心靈認為,愛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愛能充實生命。愛能促使人積極向上,愛更能使平凡之人變得精明。假如沒有愛,再聰明又有什么用?
讀到這里,人們不禁要問,如此小心謹慎的理智,在經(jīng)歷了矛盾的折磨和艱難的論戰(zhàn)后,為什么不能把心靈說服呢?詩人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女主人公產(chǎn)生了愛情。這發(fā)自心靈深處的原動力一經(jīng)啟動,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沒有什么能將其阻擋。縱然你抬出何種理由,在它面前都是“那又怎么樣!”
這首小詩很典型地反映出德魯尼娜的創(chuàng)作風格。它樸素、明朗,不單調(diào)、不淺薄,尤其是三節(jié)詩都以同一句話結(jié)尾,不僅使讀者感覺到它的力度,而且體驗到了它的深度。
上一篇:〔捷克斯洛伐克〕貝茲魯奇《熱爾瑪尼采》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波斯〕魯達基《愛情的先知》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