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正志 【本書體例】
【原文】:
我送舅氏(1),曰至渭陽(2)。何以贈之?路車乘黃(3)。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4)。何以贈之?瓊瑰玉佩(5)。
【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詩,寫外甥送別舅父,抒發作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思。全詩表現了甥舅之間的人情之常,描寫悱惻感人,被人譽為千古送別詩之祖。相傳這首詩是秦康公送晉文公入晉時所作。秦康公,秦穆公的太子,罃名,他的母親穆姬是晉獻公的女兒,晉文公、晉惠公的異母姐姐,晉文公就是秦康公的舅父了。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譖誣晉太子申生,申生自殺,又譖誣二公子(晉文公重耳、晉惠公夷吾),重耳遭驪姬之難,出逃在外十幾年,后在秦穆公幫助下,回到晉國,是為晉文公。詩即秦康公(時為太子)代父送晉文公歸國為君時,一直遠送到渭水之陽,即景抒情而作?!对娊洝犯骷遗f注,大都贊同這個傳說,從這首詩的詩句看,甥舅作別時所送禮品的貴重,送別時的地望表述,舊時注釋對此詩的背景說明,可能有一定的根據,我們權從眾說。
《渭陽》二章,每章四句。“我送舅氏,曰至渭陽”,詩歌開始就敘說送別舅氏,一直送到渭水之邊?!霸弧笔钦Z助詞,沒有實義,用在這里卻能使語氣舒緩,借以表現與舅氏不忍遽別的情思。當時秦的都城在雍,即今陜西鳳翔縣??倒途烁敢恢彼偷轿妓谋卑叮獜镍P翔東送一直到達咸陽地方,始臨水話別,相送如此之遠,可見甥舅之間情分的深切。史傳記載,康公送歸舅氏時,母親穆姬已死,送歸晉文公是穆姬的生前愿望,此次送舅父歸國做君主,想到母親的宿愿已經實現,自然會想起母親;見舅思親,人情之常,無怪開頭就借相送之遠,從“遠送”表述如此深曲的情懷。二章頭兩句,正面點出見舅思母之情,“悠悠我思”,思念是如此的深長,與詩的前一章頭兩句對讀,一種悱惻不解的情愫,在反復吟誦中,是多么地婉折動人。姚際恒說此詩“非惟思母,兼有諸舅存亡之感”,正是從“悠悠我思”的深沉述說中,體會到此詩感情包孕的豐富。路車、乘黃,瓊瑰、玉佩寫相別時饋贈的厚重,反襯對舅父的意真情切。全詩中沒有一系列話別的描寫,只是即景式的寫了相送之遠,思念之長,饋贈之厚,就充分表現了詩人見舅思母,以及對舅氏存亡的深情厚意,寫作技巧已是十分高超了。
值得一提的是“悠悠我思”一句,情意真摯,充分表現了河梁作別舅氏時的無限情懷,可說是此詩的警策。這種悠悠情懷,觸景而生,環境稍有移易,就難于捕捉,這首送別詩,成功地把握了渭陽惜別時剎那間的思緒感觸,作了簡潔的表述,使我們想見河梁話別時的具體情景,故被后人評為“詩格老當,情致纏綿”,是古代送別詩中難得的好詩。
此詩兩章全用賦體,文字樸實,沒有什么描寫,但詩的韻致卻悠長多思,十分恰當地表現出甥舅相別時的深沉情感,可說是情、韻相當,相互發揚。兩章詩的首句與第三句,文句重疊,也起到情思一唱三嘆的抒寫效果,不是泛泛之筆。
上一篇:《漁父歌》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湘君》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