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邵之茜 【本書體例】
【原文】:
泂酌彼行潦(1),挹彼注茲(2),可以錛饎(3)。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4),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
【鑒賞】:
揚雄《博士箴》中認為這是一首對周族首領公劉的贊美詩,稱贊周族的先祖公劉親自到遠處取來泉水,帶領人們把水注往水甕,儲備起來,用以蒸飯釀酒,洗刷器皿,為了大家的共同生活,他身體力行,為民眾擁戴,眾望所歸,成為民族的首領。
由詩體制類似《風》詩,語言樸素、坦率,清新上口,盡管全詩只有三章,但每章都言不離水,并以此表現公劉的人品,從中我們看出在當時人們生活中對水源的依賴,而且不難體味到如果要想得到全部族人們的信任,必須能夠為族內的利益做出貢獻,周部族在形成和發展中,也需要產生一位能為“民之父母”的首領來。在三章之中,旨意基本相同,每章的第一、二兩句和第四句,都反復重疊,這種表現形式并不是單純的重復,而是突出強凋了詩中所要表現的重要內容,即“汲水”這個關系到周族民生的基本生活保證這一問題,作品把頌美首領“君子”的品德與百姓的生活兩方面結合起來寫,使全詩有一種強烈的現實生活色彩,同時也表現了為民表率的首領與民眾的相互關系。
《詩經·大雅》中多以物起興、鋪陳其事的表現特點,在本詩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可說是以“水”起興,直言公劉的德政,并且于重章疊句的形式中充溢著一種贊譽情調。
上一篇:《河激歌》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泉水》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