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志獲 【本書體例】
【原文】: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2)。四時順經(jīng),萬姓允誠(3)。於予論樂,配天之靈(4)。遷于賢善,莫不咸聽(5)。鼚乎鼓之,軒乎舞之(6)。菁華已竭,褰裳擊之(7)。
【鑒賞】:
《帝載歌》展現(xiàn)了一幅先民們載歌載舞,祭祀禱告的歡慶的原始宗教儀式場面。詩歌可分為兩大部分:先是選擇樂曲禮贊日月星辰,四時轉換,禱告神靈,說明禪位給才德出眾的人,萬民百姓都擁戴他,以求神靈的明鑒佑助。下半部分寫祭神儀式后,敲起隆隆的鼓,跳起自由奔放的舞,直至日暮露降,精疲力竭大家才提高褲裙離開。詩中描繪的先民宗教禮儀,歌舞場面不僅給讀者以審美感染,而且保留了形象的文化史料,具有深刻的認識價值。全詩情感奔放昂揚,前半部以常、行、經(jīng)、誠、靈結句,使祭祀中敬禱神靈的情感表現(xiàn)得誠摯、深沉而有力。后半部中加入“乎”“之”等虛詞使詩句節(jié)奏鮮明奔放,把集體歌舞中的歡樂情緒充分展現(xiàn)出來。
《卿云歌》、《八伯歌》與《帝載歌》三首歌辭事實上是一次大型郊祭上的領和相間的組歌。逯欽立輯?!断惹貪h魏南北朝詩》中將其合為一首,名《卿云歌》。從歌辭內(nèi)容看,先是祭祀天神,由舜領祭,表現(xiàn)了先民對自然的崇拜,繼而由部落各首領相和,由自然崇拜轉入對英雄的禮贊,終而再由舜禱告神明,求助神的福佑,率領參與祭祀的民眾載歌載舞,在禮樂中完成祭祀活動。祭祀活動是先民們的重要的社會活動,對自然的崇拜,對英雄的崇拜,把自然現(xiàn)象賦以生命活力并使它與人產(chǎn)生一定聯(lián)系是原始社會人們的思維特征、社會風俗和信仰。該組詩就是這一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詩中為我們保留了原始祭祀活動的形式的記載,祭祀中領和相應,載歌載舞,擊鼓為節(jié),露下方散的祭祀場面,對我們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有著極可寶貴的史料價值。從組詩的形式看,雖然明顯有傳唱中進行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保留著原始歌謠的風貌。領唱的舒緩深沉,情感的虔誠;和歌雄渾有力,感情的深厚誠篤;終末的奔放昂揚,歡快熱烈,都給人以壯美的審美感受。顯示出永久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巷伯》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常棣》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