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明仁 【本書體例】
【原文】:
篤公劉(1),匪居匪康(2)。乃埸乃疆(3),乃積乃倉(4);乃裹鍭糧(5),于橐于囊(6),思輯用光(7)弓矢斯張(8),干、戈、戚、揚(9),爰方啟行(10)。
篤公劉,于胥斯原(11)。既庶既繁(12),既順乃宣(13),而無永嘆(14)。陟則在(15),復降在原(16)。何以舟之(17)?維玉及瑤(18),鞞琫容刀(19)。
篤公劉,逝彼百泉(20),瞻彼溥原(21);乃陟南岡,乃覯于京。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篤公劉,于京斯依。蹌蹌濟濟,俾筵俾幾(22),既登乃依,乃造其曹(23)。執豕于牢,酌之用匏(24)。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篤公劉,既溥既長(25)。既景乃岡(26),相其陰陽(27),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28)。度其夕陽,豳居允荒(29)。
篤公劉,于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30)。止基乃理(31),爰眾爰有。夾其皇澗,溯其過澗(32)。止旅乃密,芮鞫之即(33)。
【鑒賞】:
《詩經·大雅》中的《生民》、《公民》、《綿》、《皇矣》、《大明》等五篇史詩,較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周人發祥和創業的歷史,歌頌了周民族在黃河流域開墾土地,建家興國的光輝事跡?!豆珓ⅰ肥菍懼苋藶榱吮芪鞣饺值抑畞y,進一步發展生產,在首領公劉的帶領下,由邰遷豳的過程?!妒酚洝ぶ鼙炯o》說:“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沮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笨梢?,此詩是周人歌頌公劉率其部由邰遷豳的豐功偉績。
詩凡六章。首章寫周人經過精心策劃、大規模的遷徙行動;次章寫公劉察看地形,選擇住地的過程;三章寫選擇吉地,廣建城邑房舍;四章寫遷居后宴勞臣下的歡樂;五章寫定居訓練軍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六章寫擴建京師,營建宮室。
這首詩成功塑造了公劉這個光輝的形象。詩中每章都以“篤公劉”發端,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接著選取一系列典型事例,以沉雄莊重的筆觸,有條不紊地記敘,清晰傳神地再現了一位有遠見、有魄力、敢開拓、善謀略的周人領袖公劉的形象。
其一,公劉為了周民族的發展和強盛日夜憂勞,“匪居匪康”。決定遷徙之后,他便帶領周人修倉、儲糧,不僅為隨行者帶足了熟食、干糧,而且為留居者儲存了充足的糧食。據《毛詩》載,周人出發時,“諸侯之從者十有八國”,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弓矢斯張,干戈戚揚”,可見,遷徙之壯舉,非勇而難為!
其二,公劉率眾到了豳地后,不辭勞苦,相土安民。他“陟則在,復降在原”,到處察看地形,指揮隨眾安家。詩特地描述了他身佩美玉瓊瑤、腰挎寶石佩刀,風彩奕奕,高大英勇。
其三,公劉“逝彼百樂”,為眾民選擇水源,丈量土地,修建城邑房屋,以解燃眉之急。“言言”、“語語”形象地傳達出公劉與眾民溢于言表的喜悅之情。
其四,定居之后,公劉犒勞長途跋涉的群臣,同時也是遷往異地后莊嚴的誓師。“蹌蹌濟濟”,顯示出公劉步趨有節、舉止從容的威儀;“食之飲之”寫公劉宴請群臣的喜慶場面。進而,作者情不自禁地發出“君之宗之”的贊嘆,公劉完全可以當群臣的君主和宗主。
其五,為了確定勘測定居之處,為了規劃開發農田水利,公劉的足跡踏遍山脊高岡,荒野隰原。他組織民力開拓疆土,墾治田畝,興修水利,生產糧食,訓練軍隊,公劉的足跡時隱時現,這正是中華民族遠古祖先智慧、勤勞、勇敢光輝形象的寫照。因此,當時地域“廣輪迨及五六百里之遠,兼有今甘、陜涇渭漆沮之間,慶陽至武功邠州一帶之地”(陳子展《詩經直解》),“豳居允荒”??梢娭苋藢w居的喜悅,及對公劉率領他們所興的大業的贊美之情。
其六,隨著地域的不斷擴大,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面對遷居者愈來愈多的現狀,公劉又率眾擴建住房,修筑館舍。橫渡渭水,采取礪石和碫石;車馬往來,夯土伐木;人聲鼎沸,熱氣騰夕;在皇澗兩岸,過澗對面,蓋起了一座座房舍。使周民安居樂業。通過以上對公劉豐功偉績的記敘,一位深負重任、深受人民群眾敬仰和愛戴的民族首領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其次,詩歌對周人勞動生活中某些情景記敘也很生動具體,如第三章寫周人初到豳時“于時處處,于是廬旅,于是言言,于時語語”,“處、言、語”的迭用,既足成四字句型,又加重了語勢,把周人遷居到新地后各得其所,各安其業,笑語喧嘩,喧嘩笑語的高興情態刻劃得維妙維肖。又如四章“蹌蹌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虅澚斯珓⒑腿撼疾节呌泄?,端莊尊敬的矜持神態及捉豬宰殺,剖匏斟酒的宴享場面??梢哉f,這是遠古農業居族的勝利大進軍,是在新的農墾地安居扎根的慶功圖。
上一篇:《八伯歌》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六月》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