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襯跌
有一個“傷心的故事”,你聽后準會發(fā)笑。
有三個人來到紐約度假,他們走進一座高層旅館,訂了一間套房,房間是在大樓的四十五層。
傍晚,三個人外出看戲。回旅館時已是夜深人靜了。“真對不起,”旅館服務員說:“今晚我們所有的電梯都出了毛病。若諸位不打算徒步回房間,我們會想點辦法,給你們在大廳找個安頓的地方。”“不必,不必。”其中一人說:“太謝謝您了,我們不想在大廳里過夜,自己走上去就行了。”然后他轉過身對兩位同伴說:“爬上四十五層樓,談何容易。不過我知道怎樣由難變易。一路上,我負責給你們講笑話。然后安迪,你給咱們唱幾首歌。還有你,彼得,給咱們講幾個有趣的故事。”
于是,三個人開始往上走。湯姆講笑話,安迪唱歌,好不容易爬到三十四層。大家疲憊不堪,決定先休息一下。
“喂”湯姆說,“現(xiàn)在該輪到你了,彼得。一路上笑話聽過了,該給咱們講個長一點的故事,情節(jié)要有趣味,最后來個使人傷心的結尾。”
“那我就照你們的要求,講一個使人傷心的故事吧。”彼得說:
“故事不長,卻讓人傷心極了,我們把房間鑰匙忘在下面大廳啦!”
這則故事之所以令人捧腹,是因為它運用了襯跌的表達方法。
所謂襯跌,是指不先說出正意,而是先用一句或幾句話作陪襯,然后急速頓跌,說出正意,或者先將讀者引入一個思路,然后突然一“跌”,轉入另一個思路,產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言語表達效果。如上例,本來的思路是:湯姆要彼得講個故事,要求有一個傷心的結尾,而彼得突然想起房門的鑰匙忘在三十四層下的底樓,思路由故事跌入現(xiàn)實,真是使人傷心透了。襯跌的運用,有這樣三種情況:
1.襯跌作為情節(jié)安排的一種方法
襯跌作為情節(jié)安排的一種方法,常常出現(xiàn)于帶有情節(jié)性的言語交際中,使情節(jié)曲折起伏,跌宕有致。如,有一篇短文題為《沒有預告的電視劇》:
“爸爸,快來看!電視劇。”
爸爸聽見兒子大驚小怪的叫喊聲,趕緊跑進房間。
電視屏幕上,有一男一女正漫步在萬紫千紅的花園里,又在波光瀲滟的湖里劃船,兩雙眼睛脈脈含情,兩個頭慢慢靠近,一會兒他們又在陽光明媚的沙灘上奔跑,還是慢鏡頭,那紅色的游泳衣起伏的線條,那輕煙般迎風飄起的長長黑發(fā)……確實美!音樂也異常動聽。
“這是什么電視劇?”爸爸問。
“不知道,沒有預告。”兒子的眼睛一眨不眨。
幸好,電視上的主人公說話了。
女:(柔媚地)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太高興太愉快了……
(他們已依偎在一塊綠樹成蔭的草地上了。)
男:(眼望遠方)是的,真好……可我覺得失落了點什么。
女:(猛轉頭,聲音粗了)什么?你丟東西了?
男:(搖搖頭)
女:哦,我知道了。(噘起嘴,不高興地)你總忘不了你的那個她,她已經拋棄你了,現(xiàn)在早把你忘得一干二凈,丟到腦后邊去了。你還這么癡情,念念不忘地想她……
男:親愛的,請原諒……
女:(慍怒地)你說!我哪點不好?(流淚)是沒有她漂亮?還是沒有她溫柔?你說嘛,說出來,我一定改……
“飛飛!快!叫你媽別洗碗了,快來看電視劇!還有爺爺、奶奶!”
頃刻,一家老小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屏幕。
女:你為什么這么憂郁?說真的,你是不是還想她?
男:親愛的,請原諒……我也說不清。也許,一個人永遠也忘不了初戀時的情人。
(女的賭氣地轉過身,背向著他)
男:(嘆了口氣)當初,我和她在一起的時侯,她總是很關心我的關節(jié)炎。她經常給我買天竹牌關節(jié)止痛膏,親自給我敷貼。天竹牌關節(jié)止痛膏的療效又快又好,它的生產歷史悠久,工藝先進合理,質量穩(wěn)定可靠,產品暢銷國內外。電話23452,電報掛號8041……
這則短文幽默地諷刺了一些電視廣告為了吸引觀眾,亂加不著邊際的情節(jié),讀后逗人發(fā)笑又令人深思。其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效果,是因為運用了襯跌法。銀幕上開始出現(xiàn)的畫面和對白把觀眾引入了一個充滿愛情糾葛的電視劇情節(jié)里,突出一跌,變成了電視廣告,一跌成趣,令人發(fā)笑。
2.襯跌出現(xiàn)在非情節(jié)言語作品中,形成思路的頓跌
①臺風:12級;大風:8級;和風:4級;輕風:2級;耳邊風:0級。
②人們?yōu)橐粋€軍騾樹立的墓碑上寫著下列字樣:軍騾馬吉葬在這里。在它的一生中,踢過一個上將、兩個上校、四個少校、十個上尉、二十四個中尉、四十個士官、二百二十二個士兵和一個炸彈。
例①從自然界的風跌及“耳邊風”。例②由軍騾馬吉的踢人跌及踢炸彈,含蓄地道出了馬吉的死因。
3.襯跌還可以借助于言語表達的款式來體現(xiàn)
最親愛的吉米:
自從咱們解除婚約以后,我心中巨大的痛苦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懇求你,我們和好吧。你在我心中的位置是沒有人可以代替的。請饒恕我吧。我愛你!我愛你!!!
永遠屬于你的瑪麗
又:祝賀你中了彩票。
這封“情書”運用襯跌法巧妙地諷刺了只重金錢不重愛情的人。信的正文表達了瑪麗對吉米的愛戀之情,但信文的附言卻揭示了“愛戀”的真實緣由。
跳脫
因為特殊的情境,如語意的含蓄、心思的急轉、事象的突出等,有時故意中斷思路。這就是跳脫的修辭手法。它又分為急收、遮斷和突接三種。
1.急收
急收是說到半路突然中斷,不肯說盡,使人得其意于言語之外。如:
①七斤自己知道是出場人物,被女人當大眾這樣辱罵,很不雅觀,便只得抬起頭,慢慢地說道:“你今天說現(xiàn)成話,那時你……”(魯迅《風波》)
②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魯迅《狂人日記》)
2.遮斷
遮斷是一個人的話說到中途被另一個人的話遮攔打斷。如:
那和尚便道:“師兄請坐,聽小僧……”智深睜著眼道,“你說,你說!”“在先敝寺十分好個去處,田莊又廣,僧眾極多……”(施耐庵《水滸傳》)
3.突接
突接是折斷語路突接前話,或者突接當時的心事,因此把話折成了上氣不接下氣。如:
①幸而我的母親也就進來,從旁說:“他多年出門,統(tǒng)忘卻了。你該記得罷,”便向我說,“這是斜對門的楊二嫂,……開豆腐店的。”(魯迅《故鄉(xiāng)》)
②我鉆進氧氣罐的閥門當值守,不怕被人說貪婪。那腌在老醋壇子里的榴蓮,像發(fā)酵了的酒釀團子,莫名其妙后的感嘆,有一種三遍茶般的甜。你確實是萬年歷里的星期九……(張黎明《喝干的茶用來做枕頭》)
運用跳脫的修辭手法,可以真實地表現(xiàn)出說話時的特殊情境,有銜接上文和使上文完整的效果。
襯托
襯托,是為了突出主要的人、事、物,而用其他的人、事、物作陪襯。運用襯托法,能突出和渲染主體,使形象更加鮮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襯托分為正襯、反襯、對比性襯托。
1.正襯
正襯是利用主要事物(本體)與陪襯事物(襯體)的類似性,用襯體從正面襯托本體。如:
這一天很暖和。法國偵探小說家喬治·西姆農和他的合作者馬塞爾·帕尼奧爾沿著圣日爾曼大道散步。西姆農忽然吹起口哨,嘆道:“上帝啊,她一定非常可愛!”“誰?”帕尼奧爾問道,“我只看到幾個小伙子,而您能夠看到她?”“不,我看不到她。”西姆農微笑著回答說,“但我可以看到走過來的那些男人眼里的神色。”
西姆農沒有直接看到本體即“她”的豐姿,而是靠襯體即“那些男人眼里的神色”來推斷“她一定非常可愛”。這是采用的正襯法。
2.反襯
反襯是指主體與襯體的特點相異,而用襯體從反面來襯托本體。羅斯福夫人寫了一篇短文題為《丑小鴨》:
我童年時一直渴望別人注意我,因為有許多事使我覺得:我不能吸引人,不會有人對我傾心。別人說我是丑小鴨,像那些拜倒在我妹妹裙下的翩翩少年,我根本休想。我身上穿的是用姑姑的舊衣服改制的衣服,我跳舞或溜冰時姿勢都不如別的女孩那樣美妙,我和別的女孩子不一樣。我參加舞會,沒人請我跳舞,但是有一次圣誕舞會上,一個男孩子過來請我跳舞。我心里對他感激,一直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那個男孩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羅斯福夫人沒有正面寫她與羅斯福真摯的愛情,而是從反面寫自己如何丑陋。為了突出自己的丑貌,她用自己的妹妹和其他女孩子的美,來襯托自己的丑,這都是采用的反襯法。
正襯和反襯有時是同時使用的,如:
1837年,林肯在斯普林菲爾德從事律師工作的時候,有一位在美國革命戰(zhàn)爭中陣亡的士兵的妻子——一位年邁的寡婦蹣跚來到了林肯的律師事務所,哭訴負責撫恤金分發(fā)的一位官員在她領400元撫恤金時,竟苛索200元的手續(xù)費。林肯聽罷大怒,并立刻提起訴訟。在開庭前,林肯做了這樣的準備:讀一本華盛頓傳記,一本革命戰(zhàn)爭史。這樣大大加深了他對革命戰(zhàn)爭和烈士們的強烈懷念,點燃了熱誠的感情。在開庭的那天,林肯先追述了當初美國人民所受的壓迫,激起了美國志士的熱心,他描述了當年革命戰(zhàn)爭所經歷的痛苦、饑餓、流血、犧牲……然后林肯怒斥那個刁吏竟敢剝奪、克扣當年為國捐軀的士兵遺孀的一半撫恤金。林肯繼而又說道:“時間已向前邁進,1776年的英雄已成為過去,那位士兵已經安逝長眠,現(xiàn)在他的遺孀年老體弱來到你我面前,請求為她申冤。她以前也曾是美麗的少女,她的步履輕捷,聲音曼妙,但是現(xiàn)在她貧窮無依,來向享受著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自由的我們,請求同情的幫助與人道的保護。我所要問的是我們應否援助她呢?”當林肯講完這一番話后,有的證人竟?jié)M眼含淚,他們一致認為那老婦人所應得的撫恤金分文不能少給。起訴勝利了。
林肯的起訴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他采用了襯托的手法,征服了證人。他追述當年革命戰(zhàn)爭所經歷的難以盡述的困難,是為了襯托為國捐軀的士兵的偉大和崇高,這是正襯。他盡力細致地描繪士兵遺孀的生活之苦,這是反襯。
3.對比性襯托
把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進行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對比鮮明,這是對比性襯托。如:
①整條街上往往只有我一個人,只有我傾聽一街震耳欲聾的寂靜。(張菱舲《聽,聽那寂寞》)
②許多人時常苦于太短的臂膀無法擁抱太大的宇宙。(劉慕沙《春心》)
③我是個極空洞的窮人,我也是個極充實的富人——我有的只是愛。(徐志摩《愛眉小札》)
襯托常常在文藝作品中作為一種表現(xiàn)手法被運用。如左拉的小說《陪襯人》,描寫了杜朗多先生利用美丑襯托大發(fā)橫財?shù)墓适隆6爬识嘞壬幸惶熨N出廣告,聲稱專為小姐淑女開設一個“陪襯人代辦所”。這些“陪襯人”實際上都是廉價招募來的相貌丑陋的女模特兒,根據(jù)各人的特點分類出租。她們的服務內容主要是陪伴主顧,襯托其美貌。“代辦所”門庭若市,生意興隆。杜朗多先生用“襯托”手法賺了大錢,因此成為百萬富翁。
對比
1860年,林肯作為共和黨的候選人,參加了總統(tǒng)競選。林肯的對手——民主黨人道格拉斯是個大富翁。他租用了漂亮的競選列車,在車后安上一尊大炮,每到一站鳴炮三十二響,加上樂隊奏樂,聲勢之大超過了美國歷史上任何一次競選。道格拉斯洋洋得意地說:“我要讓林肯這個鄉(xiāng)下佬聞聞我的貴族氣味。”林肯沒有專車,他買票乘車。每到一站,朋友們?yōu)樗麥蕚湟惠v耕田用的馬拉車。他發(fā)表競選演說:“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三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桌子一張,椅子三把,墻角還有大書架一個,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既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fā)福。我實在沒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
林肯競選總統(tǒng)時的言行與道格拉斯形成鮮明的對比。對比手法的運用,是林肯獲得民心民意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比又叫對照,是指故意把兩種相反、相對的事物,或者是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對比。對比法的運用,能將好與壞、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鮮明地揭示出來,通過對比給人以教育或啟迪。對比有兩種類型:一體兩面對比、兩體對比。
1.一體兩面對比
一體兩面對比是將同一事物的兩個相反或相對的方面加以對比。如:
往年梅花開,哥哥玩紙牌。今年梅花開,哥哥開山打石崖。
這是四川民歌中的四行詩,同是“哥哥”,在“往年”和“今年”形成了“玩紙牌”和“開山打石崖”的鮮明對比。
2.兩體對比
兩體對比是將兩種相反或相對的事物進行對比。有一篇題為《偏見》的短文,說的是外國婦女就業(yè)時,即使與男子做同樣的工作,也往往受到人們不公正的對待。
他的辦公室凌亂不堪: 她的辦公室凌亂不堪:
顯然他工作很勤奮。 是個缺乏條理的人。
他在桌上放了張家照: 她在桌上放了張家照:
噢,一個有責任感、熱愛 哼,她工作時就想家。
家庭的人。
他不在辦公室: 她不在辦公室:
他一定和顧客周旋去了。 她肯定到女盥洗室去了。
他在與同事閑談: 她在與同事閑談:
他馬上就會不談了。 女人閑扯起來沒完沒了。
老板正在訓他: 老板正在訓她:
他會努力改進的。 她不會再好了。
他與老板共進午餐: 她與老板共進午餐:
他將被提升。 他們一定勾勾搭搭。
他結婚了: 她結婚了:
他更安心了。 她懷孕后就會辭職的。
他將得到一個較差的待遇: 她將得到一個較差的待遇:
他會發(fā)火嗎? 她會哭嗎?
他因公出差: 她因公出差:
這對他的事業(yè)有好處。 她丈夫會怎么說?
他在別處找了個更好的工作: 她在別處找了個更好的工作:
他真好運氣。 女人不可預言。
這里采用兩體對比的手法,說明在同一件事情上,“他”和“她”在人們心目中所產生的看法不同,反映了某些人對婦女的偏見和歧視。
對比有兩種含義:一是作為表現(xiàn)手法。如“有比較就有鑒別”,這里的“比較”實質上是對比的同義語,指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如《范進中舉》通過對胡屠夫在范進中舉前后的言行對比,辛辣地嘲諷了他前倨后恭、卑鄙勢利的市儈嘴臉,絕妙地諷刺了科舉制度。二是由詞語或句子表現(xiàn)的對比。如“吳天寶人小,器量可大。”“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究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竟不過是蒼蠅。”作為藝術手法的對比在修辭作品中,或渲染氣氛,或表示諷刺,或產生幽默感,對言語風格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對比手法,應視為修辭方法的一種。
【辨析】
1.襯跌與跳脫
襯跌是指不先說出正意,而是先用一句或幾句話作陪襯,然后急速頓跌,說出正意,或者先將讀者引入一個思路,然后突然一“跌”,轉入另一思路,產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言語表達效果;跳脫是由于特殊的情境,如語意的含蓄、心思的急轉、事象的突出等等,故意中途斷了語路。分為急收、遮斷和突接三種。
2.襯跌與襯托
兩者雖然都有“襯”的成分,但襯跌是不先說正意,而是先作陪襯,將讀者引入一個思路,然后突然一“跌”,“跌”出本意;襯托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襯,它的作用是突出或渲染主要事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3.襯托與對比
襯托有主次之分,襯體是用來襯托主體的。對比是將同一事物兩個方面或兩種相反或相對的事物進行對照,對比的雙方無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襯托的重心在于“襯”,而對比的重心在于“比”。
上一篇:漢語修辭《比擬·仿擬》釋義與辨析
下一篇:漢語修辭《設問·反問》釋義與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