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的一種。是流傳于民間,或由兒童自編自唱,或由成人擬作,專供兒童欣賞、吟唱的歌謠,一般與童謠合稱為兒童歌謠。它以反映兒童天真爛漫的生活,純真的思想感情和富于幻想的心理活動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為主要內容。主要特點是:主旨單一,篇幅短小,形式活潑,語言具體形象、淺顯易懂,節奏輕松,韻律和諧,適于兒童接受。依照兒童的不同年齡和內容,可分為:①搖籃歌,亦稱催眠曲。它以優美和諧的韻律,對要兒進行最初的感情熏陶和美感教育。如: “睡吧,我可愛的小寶寶,/睡吧,睡吧/明月靜悄悄,/把你搖籃兒照。/我給你講故事,/給你唱歌謠,/你閉上小眼快睡覺,/睡吧,睡吧!” (萊蒙托夫:《搖籃曲》)②數數歌。它是詩歌與數學的結合,能培養兒童的思維和運算能力。如: “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幾個,/讓我數一數,/數來又數去,/一二三四五。”(《五指歌》)③游戲歌。即配合兒童游戲動作吟誦的歌謠,既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又能豐富兒童的知識。如《毽子歌》、 《跳猴皮筋歌》等。另外,還有問答調(或稱問答歌、對歌)、謎語歌、連鎖調(或稱連珠體,連句) 、 繞口令(或稱急口令、拗口令)、顛倒歌(或稱滑稽歌、古怪歌)等等。
上一篇:什么是借物議理
下一篇:什么是兒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