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
[定義] 重復使用意思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詞語或句子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 根據使用的語言單位,同義可分為兩類:
(1)同義詞語。使用意思相同的詞語構成的同義。如:
例1:我相信,《哈姆雷特》之所以能久盛不衰、紅遍全球,就是因為它道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聲。每個人的心中都埋伏著一個哈姆雷特,優柔寡斷、朝三暮四、瞻前顧后、心猿意馬,被日常生活的N個選擇折磨得心力交瘁。(葉天蔚《選擇》)
例2:真的朋友,是相濡以沫,是肝膽相照,是志同道合,是風雨同舟。(劉漢俊《朋友》)
例1里的“優柔寡斷、朝三暮四、瞻前顧后、心猿意馬”雖使用不同的詞語,卻表達基本相同的意思,起著強調渲染、使文句富有變化的作用。例2里的四個短語“相濡以沫,肝膽相照,志同道合,風雨同舟”有相近的內涵,解讀什么是“真的朋友”,語意顯得突出強調而又避免單調。
(2)同義句子。使用意思相同的句子構成的同義。如:
例3:春去春會來,花謝花再開。(流行歌曲《花心》)
例4:母親一知道就很著急,幾乎幾夜睡不著,——她又自己能看信的。然而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沒有錢,沒有功夫,當時什么法子也沒有。(魯迅《在酒樓上》)
例3上下兩句的句意基本相同,之所以采用上下兩句,是為了既突出強調,又不重復單調。例4“能有什么法子”和“什么法子也沒有”,前一句使用反問句,后一句使用肯定句,這里使用的句式不同,表達的卻是基本相同的意思。
[辨析1] 同義與變文。見“變文”條。
[辨析2] 同義與變語。見“變語”條。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同異」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