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仲金留
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園子里撿來的了,
被夾在一冊古老的詩集里,
多年來,竟沒有些微的損壞。
蟬翼般輕輕滑落的槐樹葉,
細看時,還沾著些故國的泥土哪。
故國喲,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讓我再回到你的懷抱里
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
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紀弦
大自然饋贈人類的太多了,詩人卻獨獨鐘愛這一片小小的槐葉,因為它來自故鄉。故鄉有千山萬水,詩人卻只有一片槐樹葉。當最初撿起這片槐葉的時候,他并沒有想到日后要別離故土,漂落孤島;也許僅僅因為他那敏感的心靈的詩意萌動,或者愛美的天性使他在不經意之間把它夾進了詩集,爾后便連撿起它的地點都忘了。而一旦遠離故鄉,強烈的思鄉之情又使他在幾乎無所寄托的時候,這片槐樹葉便給了他巨大的心靈慰藉。于是,彼時彼地撿起的一張普普通通的槐樹葉,僅僅因為它來自故土,此時此地便被視為全世界“最美”、“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也僅僅因為對故土的可想而不可觸,可望而不可及的銘心刻骨的思念,輕輕的一枚枯葉,在詩人人的心靈里卻占據了如此凝重的份量,使它又成為“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從中我們又可看出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又是多么深刻。因為永不泯滅的思念,因為時時觸發的思念,因為愈積愈多的思念,詩人便一次又一次地打量它,端詳它,回味它。它“薄薄的”,如“蟬翼般輕輕滑落”;它是“干的”,“還沾著些故國的泥土”;它是“淺灰黃色的”,多年來“竟沒有些微的損壞”。這些描述,固然表現了詩人觀察事物的精心細致,表現了他的天生的那份敏感多情,但又何嘗不能更為深刻地說明詩人愛之深、思之切呢?正是這樣,他才在詩的結尾發出了深情滿懷的呼喚:“故國喲,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讓我再回到你的懷抱里/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至此,那一直涌動著的情感潛流終于再也按捺不住而傾瀉出來了。從曲訴衷腸到直抒胸臆,從蓄勢到引發,我們看到了這首詩的由隱到顯、由弱到強的情感發展軌跡,我們因此而獲得了直覺上定型、情感上共鳴的審美享受。
上一篇: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下一篇:唐亞平:一百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