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七絕·烏衣巷》千家詩賞析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二〕,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三〕,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烏衣巷:在今江蘇南京東南秦淮河南岸,三國時曾是東吳的軍營,因士兵衣黑衣,故名。東晉時曾是王導、謝安家族的所在,一說因為王謝子弟多穿黑衣服,所以叫烏衣巷。
〔二〕朱雀橋:秦淮河上橋名,建于東晉咸康二年(336),面對金陵朱雀門,離烏衣巷很近,在六朝時是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
〔三〕王謝:東晉宰相王導、謝安家族,是當時最大的豪門世家。
【點評】此為《金陵五題》第二首,作于唐敬宗寶歷中(825—826)和州。唐穆宗長慶四年(824)秋,劉禹錫由夔州刺史改任和州刺史,浮舟東下,觀洞庭,歷夏口,抵和州。寶歷二年(826)秋罷和州刺史,游建康,與李白相逢于揚子津,同游揚州半月,冬由楚州北歸。詩借王謝堂前燕飛入平民百姓家的命運變化暗示人世變遷,寄托了詩人對世事滄桑變化的無限感慨。
上一篇:王維《七絕·送元二使安西》千家詩賞析
下一篇:王安石《七絕·書湖陰先生壁》千家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