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三衢道中①
梅子黃時②日日睛,小溪泛③盡卻山行④。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⑤四五聲。
【注釋】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今浙江省衢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因此季節常常陰雨綿綿,因此也叫“梅雨季節”。
③泛:漂浮,這里指行船。
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
⑤黃鸝:黃鶯。
賞析
曾幾(公元1084年—公元1166年),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贛州(今屬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陽。徽宗朝,授將仕郎。遷校書郎。歷應天少尹。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提舉淮東茶鹽。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改提舉湖北茶鹽,歷廣西運判,江西、浙西提刑。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其兄曾開與秦檜力爭和議,兄弟俱罷。后復廣西轉運副使,得請主管臺州崇道觀,僑居上饒七年,自號茶山居士。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檜死,起為浙東提刑,后改知臺州。兩年后,授秘書少監,禮部侍郎。孝宗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以左通議大夫致仕(入道觀)。乾道二年亡,年八十二歲,謚文清。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舒暢。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詩人陸游出其門下。
這首是一首山行詩。初夏黃梅時節,本是雨季,但此時卻是“日日晴”,詩人也是心情愉快。他坐著小船,沿著小溪一路前行。到了小溪盡頭,下船改走山路。山中的風景依然非常美麗,與來時的美景不相上下。山林中時不時能聽到黃鶯悅耳的鳴叫,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樂趣。
詩人以景色之美來襯托天氣之好,再以天氣之好來襯托游人之喜。語言質樸,意趣橫生。
上一篇:古詩《曹松·己亥歲感事》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世民·賜房玄齡》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