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題
輦路生春草,上林花發時。
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
【作者簡介】
李昂(809~840年),漢族,唐穆宗第二子,本名涵,長慶元年(821)封江王,唐敬宗之弟。敬宗寶歷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擁立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27~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歲。在位期間,朝臣朋黨相互傾軋,官員調動頻繁,政權甚至皇帝的廢立生殺,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訓、鄭注等人,意欲鏟除宦官。大和九年(835年),李訓引誘宦官參觀所謂“甘露”,企圖將其一舉消滅,但事情敗露,反而導致宦官大肆屠殺朝官,史稱“甘露之變”。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鉗制,慨嘆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漢獻帝。在位間,去奢從儉,勤于政務,期成名君,但既受制于宦官,又受制于朋黨,又再受制于籓鎮,開成五年(840年)抑郁病死,死后謚號為元圣昭獻孝皇帝。曾用年號:寶歷、太和、開成;廟號:文宗;安葬地:章陵。
【注釋】
(1)輦路:皇宮中帝王行車的路。
(2)上林:漢代宮苑名。
(3)憑高:登高。
【詩詞譯文】
宮中御道已長滿秋草,我很少乘車游覽;上林苑的鮮花壓滿枝頭,我也無心觀賞。登高遠望,更覺心思無限,這心思連我的侍臣也不知道。
上一篇:千家詩《詠史》譯文與注釋
下一篇:千家詩《宿龍興寺》譯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