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①醉書
墨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注釋】
①望湖樓:原名看經樓,先得樓。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為吳越王錢弘俶所建,在當時的昭慶寺前傍湖而建。到宋時易名為望湖樓,并因此詩而名震天下。今樓為1985年按清朝舊式擇地重建。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在望湖樓上飲酒時所見到的西湖山雨欲來和雨過天晴后的景象。詩人先從暴雨臨前寫起,只見天上黑云驟起,有如濃墨在天邊翻滾,遠處的山巒在烏云中若隱若現,這時暴雨突至,白色的雨點砸在船上,水花四濺,仿佛千萬顆珍珠一般。就在人們緊張地迎接暴雨之際,一陣狂風卷地而來,一下吹散了天上的烏云。大雨已過,望湖樓下的湖面又恢復了水天合一的平靜。詩人善于渲染氣氛,從烏云四起、驟雨初降的壯闊,寫到風卷殘云、煙消雨霽的蒼茫,用筆跌宕起伏而又從容不迫,描寫變化神速,使人目不暇接。一件事剛開頭,就轉到另外一件,詩論家所謂“語未了便轉”,使讀者眼花繚亂。尤其是“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最為傳神。作者自己對此詩也頗為得意,所以后來他五十多歲再到杭州時,在《與莫同年飲湖上》一詩中寫道:“到處相逢是偶然,夢中相對各華顛。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
上一篇:古詩《蘇舜欽·夏意》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范成大·春日田園雜興·其二》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