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原上新居(二)
一家榆柳新,四面遠無鄰。
人少愁聞病,莊孤幸得貧。
耕牛長愿飽,樵仆①每憐勤。
終日憂衣食,何由②脫此身。
【注釋】
①樵仆:打柴的仆人。
②何由:怎么樣。
賞析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后,王建退伍后,在咸陽鄉間置地建房。其間作原上新居十三首,真實再現了詩人當時清貧的生活。
詩人開篇首先將新居地點環境交代出來。由于是外鄉人,詩人蓋的新房,自然遠離村舍。家里人少,又沒人幫忙,所以最怕家人生病。
也多虧家里窮,否則離村那么遠,是很不安全的。為了讓牛能吃飽,仆人很勤勞去割草,這讓主人很憐惜。一個書生,不諳農事,很多農活還要仆人幫忙。這日子過得自然是緊緊巴巴。詩人沒有入仕,又在離京較遠的鄉村,根本看不到什么前途。只為一日三餐發愁,于是發出感慨:唉,一天到晚都為衣食而愁,這什么時候才是個頭?。?/p>
上一篇:古詩《王勃·山中》詩詞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昌齡·塞下曲·飲馬渡秋水》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