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袞塵騮圖
驊騮食粟石每既,立仗歸來汗如洗。
脫羈展轉聊自恣,落花塵土隨身起。
君不見春雷起蟄龍欠伸,霧擁云蒸九河水?
“袞塵”即滾塵,是指馬兒臥地打滾以活動筋骨。自從畫馬成為繪畫的一個專科以后,馬的各種姿態動作都有人細心描繪,尤其是“袞塵圖”,還曾出現過奇異的傳說。據《異人錄》記載,唐代的寧王擅長畫馬,他畫在花萼樓壁上的《六馬袞塵圖》非常出色,唐明皇尤其喜愛其中的玉面花驄馬,后來,此馬居然不翼而飛,墻上的六馬圖成了五馬圖。本詩所描繪的這匹滾塵駿馬,同樣具有類似的不同凡響的表現。
詩人起首就用夸張的筆調告訴人們,這匹赤色駿馬食量驚人,一頓經常能吃光一石粟,它本應馳騁疆場,或者縱橫于草原,但是如今被拘束在宮中,只能充當儀仗隊中的角色。也許是沉悶的氣氛和謹嚴的束縛所導致的,這并非繁重的工作卻使駿馬汗如雨下,疲憊不堪。于是,一旦脫去了羈絆,駿馬立刻恢復了天性,彈蹄踢腿,輾轉盤旋,縱情歡樂??。極樂極暢之時,它又轉而與泥土親熱,騰身打滾,翻身躍起,如此周而復始,躁動喧鬧。當它縱身跳起來的時候,片片塵土猶如飛花般飄灑,造就了一種夢幻般迷蒙的氛圍,使人不禁想起了傳說中天馬行空的情景。詩的最后兩句,作者采用了設問的方式,將駿馬的表現與天龍聯系起來。不是嗎?這駿馬好像被春雷驚醒了冬夢的天龍,只要稍稍活動一下筋骨,就會引來云霧翻騰,天河四溢。詩人用這奔騰的氣勢和宏偉的場景,渲染出這么一個并不存在的環境,含蓄地告訴人們,駿馬要掙脫皇宮的束縛,渴望一個自由自在的環境,只有在那里,才能隨心所欲,大展宏圖。
上一篇:虞集《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詩詞選鑒賞
下一篇:虞集《挽文丞相》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