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游園不值》原文|注釋|賞析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②。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③。
注釋
①不值:不遇,即未見到主人。
②“應憐”二句:憐,愛惜。屐齒,指木鞋底的兩道高齒。小扣,輕輕地敲。這兩句是說敲園門許久不開,猜想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中的青苔,怕來人的屐齒踏傷了它。兩句的次序可以倒換一下去理解,第一句是先寫敲門不開之后的猜想,第二句再補充點出引起猜想的原因。
③“春色”二句:寫敲門不開、失望之余的意外發現。上句先寫看見出墻紅杏后的內心聯想判斷,末句才把全詩的焦點烘托出來。
賞析
葉紹翁善于抓住一些容易被忽略而其實包含有豐富情感內容的景象和事情,充分發掘其中的抒情審美意義,并以獨具匠心的詩法結構造成曲折跌宕之勢,最終烘托出最使他受到觸動的景象和事情的詩意。所以一些很平常的情景一到了他的絕句中,往往會變得新警有味。
這首《游園不值》之所以膾炙人口,在于結構方式特別講究。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順序,應該是二、一、四、三。頭兩句是說敲園門許久不開,猜想大概主人愛惜園中的青苔,怕來人的屐齒踏傷了它。但是第一句是先猜想,第二句才是寫敲門;第三句是看見出墻杏花之后對滿園春色的聯想,它應該發生在第四句之后。所以,先說自己的內心活動,再補充交代引起推測、猜想的原因,把后發生的事先說,就突出強調了此時的心理活動:本來是有所期待而來,卻因為園門不開而失望、遺憾。這種有所期待的迫切心情和不能如愿的失望就為下面三、四句的轉折做好了準備,使得三、四句的突然發現特別光彩照人,把此時詩人那種意外的驚喜表現得特別突出。而三、四兩句也是先說內心聯想,然后才把焦點聚集到引起聯想的那枝紅杏。這種一句一折、兩句一轉的結構方式,使詩意顯得有跌宕、有曲折,耐人回味,最后杏花的意象也因層層曲折和最后的聚焦而格外引人注目。
陸游有一首《馬上作》:“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最后一句和葉紹翁此詩基本相同,而且陸游是早于葉紹翁的大詩人,為什么陸游的詩不及葉詩有名呢?可見這句并不是在語辭意象上特別獨特出眾,而正在于結構方式不同,于是就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審美效果。葉紹翁的《夜書所見》也是同樣的特色:“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寫客旅之中夜間所見及由此引起的鄉思。所見的情景即最后一句“夜深籬落一燈明”,是全詩的關鍵。第三句是由第四句情景引出的推測判斷。而前兩句則是由后兩句所見引起的“客情”,并交代氣氛。全詩結構采用倒卷逆入法,三、四句之間采用倒置的句式,目的都是為了烘托出第四句的“所見”。宋人絕句的做法一般是重視第三句,在第三句作轉語,葉紹翁則重視結句,從而形成他的個人特色。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