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果實
楊喚(臺灣)
花是無聲的音樂,
果實是最動人的書籍,
當它們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
我的日子被時鐘的齒輪
給無情的噬咬,絞傷;
庭中便飛散著我的心的碎片,
階下就響起我的一片嘆息。
(選自《當代臺灣詩萃》)
【賞析】
本詩的成功之處,在于詩的比喻、映襯與聯想,詩人正是通過這三種方法,抒發了一種十分深切的痛苦之情。
詩中對于“花”與“果實”的比喻是十分優美的。“花是無聲的音樂”,就把花的靜態形象變成了動態,把有形的“像”變成了無形的“聲”,似乎花也產生了一種韻律。而“果實是最動人的書籍”,這一比喻不僅新穎,而且令人聯想到“果實”這一生命的結晶所包含的豐富內涵。詩人寫花的美好、果實的美好,正是為了映襯人生的痛苦。這種映襯是通過聯想實現的。詩人正是由花“在春天演奏”,果實于“秋天出版”這一大自然之中十分完滿的事實,聯想到了沒有果實的人生的痛苦狀況。同是經歷著時間的流逝,詩人的日子比起花與果實來,不僅不是美好的,而且是可怕的。“我的日子被時鐘的齒輪/給無情地噬咬,絞傷”,這表明生活是多么冷酷、殘忍。進一步的抒寫,詩人又用暗語的方法把自己的生命與開花結實的植物的生命作了比較:“庭中便飛散著我的心的碎片”,同是“秋天”,詩人心靈的秋天竟是這樣肅殺,沒有豐稔的收獲,有的只是飄零的落葉。西風瑟瑟,“階下就響起我的一片嘆息”。這嘆息,正是“心”的嘆息,是破碎的心靈的震顫之音。從這嘆息,我們可以聽到詩人靈魂深處無邊的痛苦。全詩于輕麗中顯示出深沉,確實是一首足以震撼人心的作品。
(蔡智敏)
上一篇:楊喚(臺灣)《鄉愁》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楊喚(臺灣)《貓》詩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