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①。
東武望馀杭②,云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③。
不用訴離觴④,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⑤。墮淚羊公卻姓楊⑥。
①據傅藻《東坡紀年錄》載:熙寧七年(1074),蘇軾移守密州,有“和元素《南鄉子》”。楊元素(1027~1088),名繪,四川綿竹人,神宗朝為御史中丞,因反對新法,出知亳州,歷應天府,時接替陳襄知杭州。《宋史》有傳。
②東武:密州治所,今山東諸城。馀杭:即杭州,見前《少年游》注③。
③“醉笑”句:語本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三萬場:即指百年。作者與楊元素同為蜀人,故云還鄉后可相陪醉飲。
④不用訴離觴:唐宋詞凡用“莫訴”、“不用訴”者,皆謂不要推辭飲酒。如韋莊《菩薩蠻》:“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秦觀《金明池》:“才子倒、玉山休訴。”離觴,餞別之酒。
⑤河塘:即沙河塘,見前《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注⑤。連上句謂歸時已晚,沙河塘上已經燈稀。
⑥羊公:晉代羊祜(犺ù)。羊祜為荊州督,駐襄陽(今屬湖北),死后,部屬在峴山(他昔日游憩之處)建廟立碑,見碑者莫不流淚。杜預因稱此碑為“墮淚碑”。見《晉書》本傳及《北堂書鈔·荊州圖記》。此處因“羊”、“楊”同音,故作戲語,謂楊元素離任后,杭州人民將懷念他。
上一篇:蘇軾《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寫作背景、注解
下一篇:蘇軾《南鄉子·裙帶石榴紅》寫作背景、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