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包于軌[1]
我思聞道[2]耳偏聾,君以邯鄲故步[3]封。
鬼話[4]三千天下笑,人生七十號間逢。
歲寒松柏[5]凋當后,室隘芝蘭臭[6]更濃。
浩蕩東風吹涸轍,誤穿只鯉尺書胸。[7]
詩事
李世強《途窮罪室,童叟無欺》:“包于軌初到稷山時已不能行走……一九七一年夏病死監房的窯洞中,還在春天里,老聶曾給我看一首七言律詩,是贈包于軌的,詩云:‘我思聞道耳偏聾……'(李引全詩,此略)。”
侯井天按:聶紺弩在1983年夏歷端午節,為《散宜生詩》增訂、注釋本寫的《后記》中說:“包于軌瘐死了。”李世強1987年6月21日給侯井天的信中說:“包于軌……和我們同一號房,1971年7月26日病死獄中……草葬于獄內空地下。”
注釋
[1]包于軌:1903年2月21日生于北京,名括,祖籍浙江紹興。天津水產學校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在天津造幣廠、天津私立志達中學任職、任教。曾在日偽安徽省民政廳、天津市社會局任秘書。曾任國民黨熱河省府民政廳、唐山市社會局任秘書,鞍山鋼鐵公司副管理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北京市政協秘書,后調任北京市第六建筑公司工作。1957年申請離職。曾被北京工藝美術學校聘教書法。
[2]聞道:《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邯鄲故步:《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聶紺弩自注:包在獄已不能步。
[4]鬼話:侯井天:魯西方言稱把嘴湊到耳邊說悄悄話叫做“鬼話”。聶紺弩年老重聽,同包于軌交談,在監號里不能高談闊論,所以也可以把“鬼話”另解如此。
[5]松柏:《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芝蘭臭:《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7]鯉尺書胸:《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瑟調曲·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聶紺弩自注:書,原為信件,此處借作胸中有書卷。
上一篇:聶紺弩《挽劉芃如兄》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聶紺弩《挽同勞動者王君(用“運交華蓋”韻)》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