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第四十七
坎下兌上
困乃是以柔爻圍困剛爻,有困難、困乏、窮困等意思。困卦由坎、兌兩卦組成。
從卦象來看,坎為水,兌為澤,下坎上兌,坎水不在兌澤之中,而位于兌澤之下,象征兌澤因為干涸枯竭而無水,因此有困乏的現象。就卦德來說,坎卦象征危險,兌卦象征欣悅,處于危險的境地而能以欣悅的心情面對,意指縱使處境艱難窮困,仍然可以臨危不亂,安之若素。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人處于困境,固然有志難伸,但也可以借艱難的環境來磨煉心志,堅忍性情,激勵潛能。因此,如果遭遇困難的時候,行事言語仍不偏離正道,則自然蘊藏致通的道理。困卦的二、五兩爻分別以剛爻居于上、下兩卦的中位,所以象征有剛中實德的大人或君子。也唯有大德之人才能在困厄的時候,仍不忘修養德行,有所不為,以靜待天命,必能得“吉”而“無咎”。此外,大凡處于困境的人,其意見、言論總較難為他人所接受。因此,大人處于困厄之時,最好能靜默自持;必不得已需要發言時,也得先審時度勢之后,才適時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例解 如同春秋末年,孔子周游列國,希望能得明君的賞識,以推展政治抱負。孔子得知楚昭王是位不迷信鬼神的明君,又相傳昭王擬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因此決定赴楚,卻因連年征戰,而絕糧于陳、蔡達七八天之久。當時孔子隨行的門生煩躁不安,唯獨孔子仍鎮定如常,弦歌不絕,后以子貢向負函的守城大夫沈諸梁求救,終于解危。相反地,若是小人陷于困厄,為了盡快脫困,往往不擇手段。例如戰國時的吳起,為取信于魯國國君,以便能出任伐齊的大將,不惜殺了其本籍齊國的妻子,以表明忠誠。這種殺妻求榮的惡行實可說是泯滅人性,這正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的寫照。
初六 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人行走時腳掌在下,坐時臀部在下。初六處于困卦的開端,象征剛面臨困境,無法前進而有坐困之象。初六不能像《詩經》上所說“出于幽谷,遷于喬木”,只得坐困于沒枝葉的株木之下,甚至跌入山谷深處,以致三年都還不能遇到能使其脫困而致亨通的事。這是指初六以柔爻居陽位,資質柔弱卻好用剛強,不懂處困之道,犯難而進,一往直前,想要圍困九二君子,反使自己處境更加困厄,以至“入于幽谷,三歲不覿(dí)”。
例解 三國時代,司馬懿(179—251)原本和曹爽同受魏明帝的遺詔輔政,卻因功高震主,且又非曹魏宗室,因而備受猜忌。司馬懿處境艱困,如稍有疏失,就有可能招來殺身滅門之禍。但他并未顯露任何不平之氣,縱情聲色,使其政敵誤以為他已無心朝政。卻在高平陵之役,一舉殲滅政敵,重掌大權。司馬懿不妄動,以待時機,可謂深知處困之道。
九二 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兇。無咎。
“朱紱”,指君王的服飾。“方來”就是即將到來。“朱紱方來”是比喻君王的任命即將到來。“亨祀”與“享祀”通用,即祭祀的意思。九二剛爻被初六和六三兩個柔爻所圍困,象征君子陷入困境。小人以自身利益不得伸張為困厄,君子則以大道不能行于天下為窮困,就如同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九二君子由于心中念念不忘以解救蒼生為職志,因此以豐厚的酒食為困。故九二君子不敢以酒食供養自己,而是以至誠之心將酒食供享神明。自古以來,圣賢受困于幽遠危厄,而終能擺脫困境,受到明君重用,無一不是因能嚴守至誠的緣故。九二應當以至誠,安靜自處,以待九五君王前來相求,如此則可無咎。若上往而有所求于君王,則以失節而致兇,故言“征兇”。
例解 舜年幼喪母,遭生父繼母虐待,又被異母弟欺凌。他不但沒有怨言,反而孝順雙親,友愛手足,終于德揚于世,并因而得到堯的重用。所以說,九二君子當秉懷至誠,以靜待九五王命前來相求,切忌自己主動鉆營,如此方能無咎。
六三 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六三以柔爻居陽位,既不當位得正,又不居中位,下與初六共同圍困九二,上與上六一起圍困九四、九五,如此自不量力,則困人者亦將為人所困。六三若想上往,則有磐石般的九四橫亙阻撓在前,想后退,則又乘據在如同蒺藜的九二之上,進退兩難;若回去據守本位,卻又無法見到與其相應的上六妻子。所以六三圍困剛爻最厲害,自身也最為兇惡不吉。
例解 這就好比某人投資經商,剛好碰上不景氣的蕭條時期,事業陷入困境。此時他非但不知順勢調整,以更新設備、開發新技術與培訓干部等策略來度過經濟不景氣時期,反而一味擴大經營規模、又削價惡性競爭,最后一敗涂地,血本無歸。這正由于不諳處困之道,只能得“兇”。
九四 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九四已經進入困卦的上體,漸漸具備解除困厄的條件。九四徐緩而來,心懷戒慎恐懼,要下來與初六柔爻相應,卻被同為剛爻的九二金車所阻困,所以爻辭說“吝”,即是有所遺憾的意思。因為九二與初六相鄰相比,且九二以剛爻居下體中位,有剛中之才,其力足以幫初六解困。然而,初六作為寒士之妻、弱國之臣,最重要的莫過于嚴守節義,固守正道。所以初六終于舍棄九二的親比,而與九四相應。
例解 三國時期,關羽與其結義兄長劉備在亂軍之中離散,關羽為保護兩位受困于下邳的嫂嫂,在張遼游說之下,提出“降漢不降曹”三條件,而接受曹操的安撫。曹操愛才,圖以重金厚禮羈縻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然而關羽義薄云天,不為所動,一得知劉備投靠在袁紹處,隨即掛印封金,護送二嫂,過五關、斬六將,而與劉備聚首,成就一番事業。關羽雖然面對曹操的籠絡,“困于金車”而有所鄙吝,卻因守節重義而能“有終”。
九五 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赤紱”,指臣下的服飾。“劓刖”,是截斷鼻子、砍去腳足,身體上下同受傷害的意思,以喻九五上下皆受困于柔爻。“困于赤紱”是指九五君王因為陰柔小人包圍,致九二賢才不來歸聚,而感到困頓憂傷。然而,九五君王雖然遭困,但終因具有剛中的美德,九二賢才必定漸漸相應來歸,一同致力于解救天下的困厄。九五君王為求天下歸心,最好利用祭祀,以至誠至敬之心來享祀神明。這也就是九五一開始遭困,但因具有剛中之德,而漸有喜悅,最終能受到神明賜福的道理。
例解 春秋時代,齊桓公為招納賢士,命令在宮廷前燃燒起巨大明亮的火炬,表示準備日夜接待前來歸附的賢士。然而,事與愿違,整整一年無人求見。齊桓公正“困于赤紱”之際,一名農夫自稱賢人求見。這名農夫向齊桓公表示,對于一個小農夫,桓公若能以禮相待,當能贏得賢士歸心。國君必須懂得就教平民百姓,雖芻蕘必取,才能集思廣益。桓公聽聞農夫的一席良言后,立即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他。這件事傳開后,各地賢士果然紛紛前來歸附,實為“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上六 困于葛藟。于臲壹。曰動悔。有悔。征吉。
“葛藟(lěi)”是一種藤類草本植物,莖蔓纏繞木枝,攀緣而上。“臲壹”(niè Wù)是指危動不安的樣子。“困于葛藟”就是比喻上六圍困剛爻,而攀登到極其窮困的境地,所以時時感到危懼不安,動輒得咎。只有趕快改過,才能不再因犯錯而后悔,也才能夠繼續上往出困、解困,而獲吉祥。
例解 唐代權臣楊國忠(?—756)無才無德,卻靠著身為楊貴妃兄長的裙帶關系攀登高位,受到唐玄宗的重用。然而,楊國忠獲得權勢后,不知“動悔,有悔,征吉”的道理,反而陷害忠良,貪贓枉法,以致朝政日衰,終于導致安史之亂。楊國忠惡貫滿盈,在玄宗西逃途中,為亂軍所殺!
上一篇:白話《易經·坎下乾上》原文釋義
下一篇:白話《易經·坎下坎上》原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