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少說話、多做事,《弟子規》也要求我們:“凡言出,信為先。”既然說到,就要做到,說話算數。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給人帶來信任、尊重和友誼。這樣的品質對人們有一種近乎本能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俗話說:“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總不會吃虧。”在我們這個具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國度里,誠實守信自古以來就是人們輩輩稱頌、代代傳承的美德。人們把實事求是、襟懷坦蕩作為個人言行的重要準則,譴責一切弄虛作假、文過飾非、欺騙隱瞞等不道德的行為。倡導誠實、反對虛偽,就要求我們要做到表里如一。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忠誠老實、表里如一是人們廣泛認同且應當普遍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質。
每年5月2日,美國孩子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誠實節。這個節日源自一個真實的故事。
許多年以前,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州的蒙特羅市有一個名叫艾默紐·旦南的孩子。他出生后,家里連遭不幸,父母先后去世。而當時,他只有5歲。就在他流浪街頭、走投無路的時候,以開酒店為生的諾頓夫婦收養了他。旦南年齡雖小,但過早到來的各種憂患和磨難,使他變得很懂事。諾頓的酒店不大,有什么活他都搶著干,對養父母也很尊敬、孝順。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旦南長到了8歲,也更懂事了。但他不經意地發現,養父母在生意上有很多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小酒店賣出的酒都是兌了水的,不僅如此,酒店還記花賬、多收錢。總之,諾頓夫婦總是挖空心思算計和欺騙顧客。旦南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后非常氣憤,經常苦勸養父母不要做這樣的事。諾頓夫婦非但不聽,有時候甚至還對他拳腳相加,罵他吃里爬外。
一天傍晚,諾頓酒店來了一個小販,旦南聽見,因為賬目問題,小販跟諾頓夫婦吵了起來。當天晚上,小販便留宿在酒店里。
誰知夜里,喝了很多酒的諾頓與那個小販再起爭執,并失手殺死了小販。聞聲趕來的旦南目睹了一切,于是他苦勸養父母趕快去自首。結果諾頓夫婦依然不聽,還把旦南捆起來,逼他答應作偽證。失去理智的諾頓夫婦對旦南百般毒打,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旦南仍然堅持要說出真相,不說謊。
最終,諾頓夫婦雖然在法庭百般狡辯,但還是以謀殺罪被逮捕,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事后,蒙特羅市政府為紀念這個寧死也不肯說謊的孩子,為旦南建造了一座紀念碑和一尊塑像,并把5月2日——他去世的那一天定為誠實節。那座紀念碑上鐫刻著:懷念為真理而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現在,每到這一天,紀念碑前就會堆滿表示哀悼的白色小花。每一個走過這里的人,都會摘下帽子,向這位無畏的誠實者致敬。老師、家長們也都要給孩子們講一遍旦南的故事。
工作中、生活中,我們都需要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態度來約束自己。正直與誠實時刻都散發著絢爛的人性之光,它會讓人生、讓世界永遠充滿寧靜與幸福。
上一篇:《終身學習永不落伍》人生智慧
下一篇:《教養是一個人的最大財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