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勝·一改常式,楊爽突出奇兵
隋開皇二年(582),突厥沙缽略可汗叩關犯境,衛王楊爽受命統兵迎擊。兵到白道,行軍總管李充向衛王陳議:“北齊、北周之時,天下形勢有如戰國,到處紛擾不安,華夏集團諸侯林立,爭鼎逐鹿,長時間未能統一九州,合力一致對外。在這種情況下,每次突厥入寇,塞內諸將各求自保,不敢放手反擊,因此突厥人塞上走馬,入境橫槊,少有失敗經歷,在這些大漠騎士們眼中,華夏軍隊都是貪生怕死之輩,根本就不配與他們爭雄抗衡。久而久之,表面上的強弱之勢,造成了突厥人極度輕視華夏集團的心理誤區。現在沙缽略又是傾國出動,在我軍到來之前已搶先占據險要地形,肯定會以一貫的輕視心理來看待我們。輕敵則無備,我們正好可以利用他們的疏忽,暗派精兵奇襲,徹底打敗他們。”對李充的判斷,諸將都持懷疑態度,只有元帥長史李徹深有同感,在他的極力支持下,李充的建議被衛王楊爽采納。李充、李徹遂領五千精兵,悄悄摸入突厥大營,刀劈槍刺,殺得突厥人狼奔豕突。沙缽略沒想到中原兵馬也會有洗心革面的一天,隋兵那種忘我殺敵的勇猛勁令他望而生畏,他知道陣營已亂,失敗已成定局,再呆下去不是被殺就是被擒,總之都不體面,于是匆匆脫下黃金甲,竄入草叢中溜出了戰場。這一仗以后,突厥人完全改變了對中原兵馬的觀感,大傷元氣的沙缽略可汗,竟至于不得不降節向大隋天子稱臣。(《隋書·李徹傳》)
上一篇:先聲奪人·鴻鵠高飛,遠避羅網
下一篇:知人善任·用人如器·臨陣易將,有敗無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