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攻打使館基本力量的誤識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史學界都認義和團是攻打使館的基本力量,此外還有一些受義和團影響的甘軍。并認為榮祿直轄的武衛中軍則是在保護使館。甚至歷史教科書上也一直沿用義和團攻打外國駐京使館的說法。有人贊揚義和團攻打使館是反帝的英勇行;有人把攻打使館當做義和團受清朝封建頑固勢力愚弄和利用的重要事例進行批判;還有人嚴厲譴責義和團攻打使館是在野蠻地“踐踏國際公法”。多年來,各執己見的學者進行著激烈的爭論,但卻很少有人去對攻打使館的基本力量究竟是不是義和團做一番認真的考察。
1900年6月上旬起,義和團即大量進入北京,開始的時候,主要在城外活動。6月12日起,義和團開始在內城焚燒教堂,但并沒有攻擊使館。根據英國使館人員樸笛南姆威爾所著《庚子使館被圍記》的記載,在6月12日,義和團第一次出現在使館附近。有兩名義和團民乘騾車從使館前經過,他們并沒有進行攻擊,而德國公使克林德卻從使館沖了出來,向他們發起進攻,并拘捕了其中的一個人。6月13日,大批義和團在意大利、奧地利使館附近焚燒教堂,然而并沒有進攻使館。相反的,是使館洋兵到使館外對義和團開槍開炮,打死打傷了多人。
《庚子使館被圍記》記載的6月13日的情況,只提到了義和團焚燒使館附近教堂和洋兵攻打義和團,而并沒有說義和團有攻打使館的舉動。在竇納樂給英政府的報告上,提到這一天的情況的時候也說:“我們為抵抗對使館區的進攻而做了準備。但直到第二天晚上,仍沒有發生什么重要的事情?!?/p>
6月20日之前,義和團對使館進行的唯一一次進攻性行動發生在6月14日的晚上。據竇納樂報告,這天晚上,義和團對使館哨兵發起了好幾次攻擊,但全部被輕易擊退。很明顯,這不過是少數團民的活動,與之后發生的大規模圍攻使館事件不能混為一談。
6月16日,慈禧諭令榮祿“速派武衛中軍得力隊伍,即日前往東交民巷一帶,將各使館實力保衛”。此后幾天中,使館處于清軍和洋兵的雙重防衛下,義和團根本無從靠近。
據外國使館人員記載,對使館的圍攻是從6月20日下午開始,由清朝政府軍發動的。
竇納樂報告說:“(6月20日)下午四時正,清軍從北面和東面開火……于是開始了中國政府軍隊對北京各使館的有組織地進攻?!薄八麄優榱艘蚩寮跋麥缥覀冏隽巳齻€多星期的堅決努力?!@種努力不是利用暴徒或叛兵,而是利用中國政府有組織的部隊干的?!?/p>
在竇納樂給英政府的報告以及樸笛南姆威爾的《庚子使館被圍記》中,對使館之戰均有系統、詳細的記述。其中反復談到數千清軍如何用“大炮”、“排槍”猛攻使館,而提到義和團的進攻活動的卻寥寥無幾。如果義和團真有大規模的進攻行動,他們是絕不會略而不記的。
結合上面所述內容,進攻使館的基本力量始終是清軍,義和團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
上一篇:關于同治中興的爭論-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劉墉不會是“羅鍋兒”-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