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戰(zhàn)(公元前07年)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在滅秦戰(zhàn)爭中,楚將項羽率軍在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南)以少勝多、全殲章邯所率秦軍主力的戰(zhàn)略性決戰(zhàn)。
秦將章邯在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擊敗楚軍、殺死項梁后,認為楚地兵少,已不足憂,移兵北上,進攻趙軍。秦二世二年閏九月,攻破邯鄲(今屬河北),趙王歇退守巨鹿。章邯命王離率所部圍攻巨鹿,自率20萬軍屯巨鹿南棘原,筑甬道(兩側有土墻的通道)至漳水,以供應王離軍糧秣。趙遂向各反秦軍求援。楚懷王任命項梁原幕僚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楚軍主力5萬援趙。
秦二世三年十月(元月),宋義率軍北上,途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停軍46天。項羽勸其進兵,宋義拒不前進。項羽遂殺宋義,懷王任其為上將軍。十二月,項羽軍抵漳水,令英布率軍2萬渡漳水切斷甬道,并隔斷章邯與王離軍的聯系。項羽率全軍渡漳水后,下令“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的決心和勇氣,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十,向秦軍猛攻。王離軍數戰(zhàn)皆敗,章邯來援,亦被擊退。項羽指揮部隊連續(xù)攻擊,不給秦軍以喘息時間,九戰(zhàn)九捷。早到援趙的諸侯軍,皆筑壘城北,“從壁上觀”,見楚軍連勝,章邯退走,方敢出營助楚作戰(zhàn)。戰(zhàn)斗結果,王離所率20萬精銳秦軍,基本上被全殲,巨鹿之圍遂解。各路諸侯一致擁戴項羽為“諸侯上將軍”,統一指揮在趙的所有反秦軍。
章邯退走后,據守棘原,與項羽軍對峙,同時派別將司馬欣向秦廷求援。此時秦朝內部已分崩離析,趙高專權,不發(fā)救兵,反要追究章邯戰(zhàn)敗之罪。章邯進退失據,秘密派人向項羽求和,項羽未允。項羽乘章邯猶豫未定之際,派蒲將軍率一部兵力,晝夜兼程渡三戶津(河北磁縣西南漳水渡口),切斷秦軍退路,爾后率主力猛攻秦軍。在汗水(漳水支流,今河北磁縣西南)再敗秦軍。章邯既得不到援軍,又怕二世及趙高加罪,再次派人請降。項羽亦因軍糧不足,準其所請。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章邯率20萬秦軍在殷墟(今河南安陽西)投降。秦軍的主力全部被殲。
此戰(zhàn)是秦末農民起義和反秦戰(zhàn)爭的關鍵性決戰(zhàn),項羽軍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決心,猛沖猛打、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是作戰(zhàn)勝利的重要原因。
巨鹿之戰(zhàn)(油畫)
上一篇:《巨金魚戰(zhàn)役(1946年1月日~1947年1月16日)》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廣東戰(zhàn)役(1949年9~10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