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機智運槍彈
辛亥革命之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曾進行過多次武裝起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廣州“黃花崗之役”。
當時,同盟會的策略是先在城市取得起義成功,然后號召全國,推翻清政府。清王朝對各大城市的防衛十分嚴密,雙方形成了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形勢。
1910年春節過后,革命黨人已從各地潛入到廣州城,成立了以黃興為首的起義統籌指揮部,孫中山也在海外集資購置到大批武器,集中在香港,打算運到廣州。可是清軍在海關戒備森嚴,香港的武器如何運進廣州,成了能否按計劃起義的焦點,黃興為此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初春的廣州,是男婚女嫁的黃金季節。這一年,廣州城內迎娶新娘的隊伍特別多,那一頂頂花轎,一箱箱嫁妝,卻是裝著革命黨人從香港轉移來的槍支彈藥,黃興就是用這個巧妙的辦法把大批武器從清軍的鼻子底下運進了廣州城,分運到起義聯絡點。
4月27日上午,廣州城小東營五號的大門前,披紅掛綠,車水馬龍,這戶人家正要舉行新婚典禮。時近中午,赴宴的賓客云集而至,門口的鼓樂手高奏迎賓曲。廳上,主客滿臉生輝,寒暄祝賀,真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凡。中午時分,年近花甲的長者,血氣方剛的青年,裝扮入時的女郎,新人和賓客們紛紛就座,觥籌交錯,劃拳猜令,一頓婚宴直吃到下午4時還沒結束,原來這里就是黃興領導起義的指揮部。這些賓客都是來自各地的革命志士,新郎新娘以及他們的親屬,也全是革命黨人,他們無心品嘗席上的美味佳肴,只等待著那莊嚴的時刻來到。
4點過后,黃興即席起立當眾發表演說,他慷慨陳詞:“我輩以革命為己任,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平均地權、建立民國為宗旨,今日之義舉,正是為著明天的自由和幸福,諸位志士仁人,自當奮勇向前,義無反顧,但愿事成之后,我等再同慶勝利!”
大廳內外,群情激昂,革命黨人立誓與清廷決一死戰,甘為未來的民主共和國獻身。
下午5時30分,黃興等人乘坐轎子,離開總部機關,其他扮作賓客、侍者、仆役的革命黨人緊跟其后,按計行事。于是,就在當晚廣州城里發生了震驚中外事后為孫中山先生譽為“浩氣長存”的黃花崗之役。此役雖沒成功,有72名烈士壯烈犧牲,但滿清政府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上一篇:韓雍啟盒卻妓計
下一篇:黃知縣八字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