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獻壽
尊老愛幼、扶危濟貧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本故事的主人公麻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后來她因為善良,做了神仙,成為吉祥與長壽的象征。
麻姑是一位象征吉祥與長壽的神仙。她的形象源于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位姓麻的少數民族姑娘。
麻姑的父親叫麻秋,早年在集鎮上替人養馬為生。麻姑的母親在一場戰亂中被官兵搶去,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麻秋失去了妻子,脾氣一直很壞。麻姑因為長期與漢人做鄰居的原因,從小就向漢人學了一手好針線活,等到年齡稍大一點兒,就常為有錢人家做針線活掙點兒小錢。
一次,麻姑做針線活得了一個桃子。她回家的時候,看見路邊圍著一圈兒人,就好奇地走過去,看見一位身著黃衣衫的老婆婆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邊上有幾個人說:“老婆婆是餓的,如果能吃點東西,也許會好的?!笨墒?,誰也沒有拿出東西給老婆婆吃。那時兵荒馬亂,田地都荒蕪了,糧食很珍貴,誰愿意將自己的糧食給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呢?但好心的麻姑看不過去,就從懷里拿出那只桃子,蹲下身扶起老婆婆,用桃子喂她。桃子又甜又大,老婆婆吃了很快就緩過勁兒來。
老婆婆開口說:“孩子,謝謝你,你能不能再給我喝點兒粥?”
“好呀,我這就回去幫您煮去?!甭楣没丶揖蜕鹬笾?,把街上遇到的情況告訴了父親。父親麻秋惡狠狠地說:“這種老家伙,餓死算了!你給她吃桃子,已經是她很大的福分了。我們家的糧食本來就不夠,你竟自做主張煮粥給她,實在是不像話?!备赣H不讓麻姑為老婆婆送粥,并把她關進了后屋。
半夜里,麻姑仍惦念著街上黃衫老婆婆的情況,她聽到前屋的父親已呼呼入睡,就從鍋里舀了一碗粥,快步來到街上。但街上除了狗吠聲,哪兒還有老婆婆的蹤影。麻姑很焦急,到處尋找老婆婆。月光下,只見原來老婆婆坐的地方,有一顆桃核,麻姑便拾了起來。
父親麻秋醒來了,發現女兒不在家中,便找到街上,氣急敗壞地把麻姑拖回家,狠狠地打了一頓。
第二天晚上,麻姑剛睡下,就看見穿黃衫的老婆婆朝自己笑盈盈地走來了。老婆婆撫著麻姑的頭說:“孩子,謝謝你,虧你有一片善心。那桃子果然是好東西,我吃了已經足夠延年益壽了,你放心吧?!闭f完就飄然而去。
早上起床,麻姑把收藏好的桃核在自家的院子里種下,一年后,就成了一棵大桃樹。奇怪的是,這棵桃樹在正月里就開花,三月里就結出又大又紅的桃子,許多人都來看熱鬧。三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麻姑就用桃子接濟附近一些饑貧交迫的老人。更奇怪的是,吃了麻姑送的桃子,那些老人不僅能幾天不吃飯不覺得餓,而且原來身上的小毛病也都好了。
集鎮上的老人見麻姑這樣善良能干,私下都說她是天仙下凡,而且稱她每年三月的送桃是“麻姑獻壽”。
后來,麻姑的父親從了軍,因為作戰勇敢,幾年后被封為征東將軍。麻姑雖然做了高級將領的女兒,但仍像往常一樣和鄰里們很好地相處在一起,一點兒也沒變。父親麻秋很不滿意女兒還和這些窮人們來往,覺得丟了自己大將軍的面子。他聽說麻姑所種的那株桃樹后,更加不舒服,就命令手下把桃樹砍了,還燒了原來的房子,硬逼著麻姑住進了將軍府。
一天,麻姑感到煩悶,就由丫環陪著,走出府外散心,看見集鎮周圍在大興土木。許多民工在辛苦地勞動,就問丫環是怎么回事。
丫環回答說:“這是老爺抓來的俘虜和拉來的勞工,將軍要筑城與外族人打仗。小姐你看,老爺在那兒監工呢!”
順著丫環指的方向,麻姑看見父親正在用鞭子抽打著從他面前走過的勞工,嘴里不停地喊:“快!快!”
麻姑實在看不下去,走向前去勸說:“爹爹,你讓他們也喘口氣吧,他們又不是牲口?!?/p>
但是,麻秋兩眼一瞪,說:“去,去!女孩兒家懂什么!”
麻姑看見民工傷病很多,非常同情他們,常常瞞著父親從將軍府拿些藥來給民工們醫治,有時還為民工們縫補衣物。得知民工們做夜班很辛苦,一直要做到雞叫才能休息,麻姑曾多次要求父親多給民工一點兒休息時間,結果卻遭到父親的嚴厲呵斥。麻姑明白求父親是沒有用的,她決定另想辦法。
一天夜晚,四更天的時候,麻姑悄悄地來到雞窩旁,輕輕地學公雞叫:“喔,喔,喔——”雞窩里的公雞也昂著頭,跟著啼叫起來。集鎮上的其他雄雞聽見了,都跟著“喔,喔,喔——”啼叫起來。做夜班的民工們聽見雞叫,就可以提前收工回家了,他們興奮地大叫:“收工啦!”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民工們都還不知道公雞早啼是麻姑幫的忙。
開始時,麻秋還沒注意,后來,他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對頭。于是他派人暗中監視麻姑,終于證實了自己的懷疑。麻秋很惱火,決定懲治女兒,就叫人先把麻姑鎖進閨房內。
麻姑被鎖在閨房,想逃出去,但一點兒辦法也沒有。這時,一扇窗戶打開了,麻姑一看,竟是穿黃衫的老婆婆。老婆婆說:“孩子,我們又見面了,你和你父親的緣分已盡,還是跟我走吧?!痹瓉恚@位穿黃衫的老婆婆是梨山老母,上次她吃了麻姑的桃子,留下的卻是仙桃核,讓麻姑去接濟貧困老人。她覺得麻姑是位善良的姑娘,所以這次來解救她,并帶她去修道成仙。
從此,麻秋再也沒見到自己的女兒。不過,麻姑跟隨梨山老母修道成仙后,每年三月,經常送桃給貧困的老人吃,不少人還遇見過她哩。
上一篇:《鯀和禹治水》神話故事賞析
下一篇:《黃帝擒蚩尤》神話故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