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凝之》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凝之》人物故事小傳
王凝之,字叔平,東晉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次子,善草書隸書。官至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瑯邪王氏世奉天師道,王凝之是最虔誠的一個。孫恩發動農民起義后進攻會稽,他的部下讓他趕緊部署兵力應戰。可是王凝之不聽部下勸告,不作戰斗準備,卻跑到進行道教活動的靖(靜)室中禱告,請求道教諸神及鬼兵鬼將的幫助。結果當然沒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來幫助他,王凝之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這既是東晉統治階級極端腐朽的表現,又反映了當時的階級矛盾已十分尖銳。王凝之和孫恩都是五斗米道信徒,但是孫恩殺王凝之卻不能看成是道教宗派的斗爭,而是階級斗爭的表現。
〔正 史〕
(羲之)次(子)凝之,亦工草隸,仕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①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僚左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②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孫恩所害。
《晉書·王羲之傳附凝之傳》卷八○
[注 釋]
①“江州”句:江州,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置,治所在南昌縣(今江西南昌)。東晉咸康六年(公元340年)徙治尋陽縣(今湖北黃梅縣西南)。會稽:今浙江紹興。刺史:西漢武帝初置,分全國為13部(州),部置刺史,為監察官性質。成、靈兩帝曾一度改為州牧。三國至南北朝刺史一般以各州都督兼任,權力很大。內史:西周始置,掌著作簡冊。秦置,掌京畿地方,相當后世京兆尹。西漢初,諸候國內置,掌民政。歷代沿置。②靖室:亦作“靜室”,道教行法事處。
[相關史料]
謝太傅①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②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③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劉孝標注:《王氏譜》曰:“凝之字叔平,右將軍羲之第二子也。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晉安帝紀》曰:“凝之事五斗米道。孫恩之攻會稽,凝之謂民吏曰:‘不須備防,吾已請大道,許遣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恩所害。”]
《世說新語·言語》及注
[注 釋]
①謝太傅:即謝安。②胡兒:謝安次兄謝據之子謝朗,小名胡兒。③兄女:謝安長兄謝無奕之女,嫁與王凝之。《婦人集》曰:“謝夫人名道蘊,有文才。所著詩、賦、誄、頌傳于世。”見本書婦女卷之謝道蘊條。
上一篇:《王先謙》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先謙》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王勃》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勃》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