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勛經營管理藝術
中國經營謀略方法。哈爾濱啤酒廠廠長李元勛認為,要克服疲軟的市場,必須生產過硬的產品,市場需要的產品。為此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具有創新意識的調整產品結構的計劃,決定優質品率從上年的52%,提高到88%,并要不斷地研制和開發新產品,通過新產品占領啤酒市場,獲得更大的效益。其作法如下:一是優化質量管理。他們經常教育職工在思想上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提出重視質量的干部是好干部,關心質量的工人是好工人,講貢獻首先講質量上的貢獻,樹典型先樹質量上的典型,要把錢花在提高產品質量上。他們堅持認真貫徹執行質量否決權制度,并在全廠范圍內開展了創質量管理獎活動,帶動了整個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二是優化服務管理。他們遵循“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用戶至上”的原則,提出不但要為用戶提供優質產品,還要提供優良的服務。在全廠范圍內開展了優化服務創最佳的競賽活動,嚴格實行工作質量考核,特別對工廠的窗口部門,如銷售科、供應科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根據其特點,開展評優秀送酒員,優秀送酒司機等競賽活動。他們還調整產品包裝,方便了用戶。現在經銷的瓶裝啤酒,有紙箱的,有繩捆的,紙箱又分大箱小箱,盡量降低消費者的負擔,增加對經營者的吸引力,以優良的服務占領市場。三是優化人的素質管理。他們對不同層次的職工實行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對五十余名職工進行了高級工、中級工的培訓,同省工交管理干部學院共同辦學,對全廠中層以上干部進行了系統崗位培訓,對全廠職工進行了崗位培訓,實行了達標持證上崗,堅持了未經培訓不能上崗的原則。廠教育科、工會、共青團組織還聯合開展了崗位明星賽活動。促進了職工學政治、學文化、學業務的熱情。四是優化資金管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購買優質原料上,用在提高產品質量上。1988年,他們曾投資300萬元,引進國外具有80年代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22臺(套),對工廠生產的關鍵設備和薄弱環節,如制冷系統、酒汁過濾系統、包裝系統等進行了技術改造。盡管資金緊缺,為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提高檢測水平,他們還請來了外國專家,及時安裝了小型制麥設備和啤酒質量檢測儀器以及科研設備,提高了產品質量,加速了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推動了技術進步。五是優化設備管理。推行設備管理責任制,實施全過程的設備管理,開展了紅旗設備競賽活動,保證設備完好率,適應生產優質酒的需要。六是優化生產管理。按市場需要組織安排生產,做到市場需要什么酒,就生產什么酒,盡量滿足市場需要。
通過以上努力,他們新研制投產了“雪人”啤酒、“全麥”啤酒、“特制哈爾濱12°”啤酒、低度營養型6°啤酒,大大加快了企業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這些產品投入市場后,由于酒的風格各有不同,受到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好評。工廠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困境中站穩了腳跟,并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李世民虎牢用兵
下一篇:李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