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公說退秦軍
中國古代外交謀略個案。公元前630年9月,晉文公、秦穆公率軍圍鄭。在大軍壓境的危急情況下,鄭文公接受佚之孤的建議,選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去離間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說服秦穆公退兵。燭之武讓人用繩子栓著,趁暗夜順鄭國城墻懸吊而下,穿過秦晉軍隊的包圍圈,直奔秦軍營寨,放聲大哭,求見秦穆公。見到秦穆公后,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晉圍鄭,鄭國人已經(jīng)知道自己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的滅亡能夠有益于秦國,對您來說是很值得的。但是,越過鄰國去占領(lǐng)鄭國一塊土地作為自己的邊邑,您知道那是很難的。為什么要滅亡鄭國來擴大晉國的疆域呢?晉國實力增加,就等于秦國的勢力削弱。如果保留鄭國做您的東道主,貴國使臣往來,有歇腳之地,有何不好呢?而且,過去晉惠公依靠秦力得以回國為君,曾許以焦、瑕之地為酬謝,回國后就不承認了,這事您不會忘記吧!晉國的胃口哪會有滿足的時候呢,它取東鄰鄭國,又會向西鄰擴張,首先要損害秦國,請您仔細權(quán)衡。秦穆公聽了燭之武一席話,如夢方醒,立即與鄭國結(jié)盟,還留下三員大將幫助鄭國守衛(wèi),自己親率主力悄悄撤退。晉軍將領(lǐng)得知,子犯主張追擊秦軍。晉文公說,不可,當初秦穆公幫過我,得人之力再去傷害人家,不仁,這樣又失去盟國,不明智。秦晉本為盟國,攻秦等于以混戰(zhàn)代替聯(lián)盟,也是沒有武德,還不如撤退。于是,晉軍也撤退回國了。
秦、晉退兵,是鄭國通過外交手段達到的,說明“伐交”在謀略中的重要地位。“攻”、“交”結(jié)合,在戰(zhàn)爭舞臺上被歷代謀略家廣泛運用,鄭文公說退秦軍是其中一個著名案例。
上一篇:鄒忌除田忌
下一篇:陣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