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武帝劉裕皇后臧愛親:賢妻良母有婦德,遺骨迎回得安慰
公元360年,在山東沂水縣,有一戶平凡的臧姓人家迎來了他們期待已久的女兒,這個女孩長大后就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結發妻子臧愛親。
臧愛親的祖父臧汪曾經擔任過尚書郎一職,她的父親臧雋是一個郡功曹。所以,臧愛親雖然算不上大家閨秀,卻妥妥地是一位小家碧玉。待到臧愛親到了出嫁的年紀時,她就嫁給了當時還是布衣平民的劉裕。
臧愛親婚后的日子并不好過,生活窮苦潦倒不說,丈夫劉裕還生性好斗,經常惹得鄉鄰們指指點點。
公元383年,臧愛親為劉裕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劉興弟,顧名思義,表達了夫妻倆還想要兒子的愿望。可惜的是,劉裕初為人父,卻起了從軍的念頭,不顧臧愛親的勸阻,執意離開家鄉從軍去了。在從軍后的多年時間里,劉裕因為表現優秀,被提拔為軍官。后來,劉裕因為成功鎮壓了叛亂,被升為下邳郡(今江蘇邳縣西南)太守。
公元405年,劉裕時來運轉,不僅率軍平定了桓玄之亂,還掌握了東晉實權,被升為相國,封為宋王,成為東晉朝的股肱之臣。隨著劉裕的發達,一時之間,從前那些不肯搭理臧愛親母女的親戚紛紛前來拍馬屁,圍在“臧夫人”身邊,阿諛奉承不斷。但是,臧愛親都不為所動,依然像過去一樣過著儉樸的生活,不好奢侈享樂。所以,那些想要通過接近臧愛親來升官發財的親戚們的想法都落了空。
可惜的是,公元408年,劉裕與臧愛親夫妻重聚還沒多久,臧愛親就生病去世了,時年48歲。此時,劉裕還沒有做皇帝,只是東晉的豫章郡公,因此,臧愛親只得到了“豫章公夫人”的謚號,并安葬在丹徒老家。
盡管臧愛親與劉裕聚少離多,她也始終未能給劉裕生下兒子,但是這卻沒有影響劉裕對結發妻子的情意,尤其當劉裕發達后臧愛親表現出來的高尚節操,更是讓劉裕十分敬佩。因此,劉裕對患難發妻的早逝非常痛心。12年后,劉裕如愿稱帝,立即追封臧愛親為“敬皇后”,還把臧愛親唯一的女兒封為會稽宣長公主。同時,劉裕立下誓言:此生不再冊立皇后,要把皇后的鳳冠永遠留給發妻臧愛親。
公元422年春,劉裕在病危之際,仍然不忘這位曾與他共患難的妻子,于是留下遺囑,命人將臧愛親的棺木從丹徒老家接回南京,與他一起合葬在初寧陵中。
【趣味鏈接】
在劉裕還沒有富貴的時候,家境貧寒,武敬皇后臧愛親曾親手為他縫制了幾件打過補丁的衣裳。劉裕登基為帝后,就將一件打過補丁的衣裳交給了臧愛親唯一的女兒會稽宣長公主劉興弟,并囑咐她:“如果后代子孫驕縱奢侈而無節制,你可將它拿給他們看。”
后來,官員劉湛犯了過錯,惹怒了宋文帝劉義隆。而會稽宣長公主的兒子徐湛之恰好與劉湛等人交好,于是劉義隆就認為徐湛之也參與其中,就要治他的罪,要處以極刑。徐湛之非常害怕,就回家去求自己的母親。劉興弟知道此事后,就拿著那件補丁衣裳進宮去見劉義隆。
劉興弟見了劉義隆,既不行禮,也不哭鬧,而是將這件補丁衣衫擲在地上給劉義隆看,并說道:“劉家原本貧窮低賤,我母親卻不離不棄,還親手為你父親縫制衣裳。如今,你們有了一頓飽飯,就要殺我的兒子啊!”劉義隆聽聞此話,想起了父親劉裕,因此也痛哭起來。就這樣,徐湛之不僅保住了性命,還加官晉爵,調任太子詹事,不久又加侍中。
上一篇:南朝宋明帝劉彧皇后王貞鳳:一身正氣有修養,忠言引禍險被殺
下一篇:南梁元帝蕭繹正妻徐昭佩:不尊丈夫妝半面,半老徐娘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