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治識要,察及玄遠》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傅嘏常與人討論才干、氣性的異同,鐘會將他們的話匯集起來加以評論。嘉平(公元249~253年)末年,被賜給關內侯的封爵。高貴鄉公即位后,進封為武鄉亭侯。正元二年 (公元255年)春天,毌丘儉、文欽叛亂。有人認為司馬景王不應親自率兵征討,可以派遣太尉司馬孚前往,只有傅嘏和王肅勸他親自去。于是景王出發了。以傅嘏暫任尚書仆射,隨軍向東。毌丘儉、文欽被擊敗,傅嘏是有謀劃之功的。等到景王逝世,傅嘏與司馬文王直接返回洛陽,文王于是輔佐朝政。此事的具體經過記載在《鐘會傳》。鐘會因此從臉色上表現出居功自傲的樣子,傅嘏告誡他說:“你志向很大,但功業是難以取得的,要謹慎啊!”傅嘏憑著功勞進封為陽鄉侯,增加食邑六百戶,連同以前所封的共一千二百戶。這年逝世,當時四十七歲,追贈太常,謚號元侯。其子傅祗嗣立。咸熙年間(公元264~265年)設立五等爵,因傅嘏在前代功勛顯著,改封傅祗為涇原子。
上一篇:《超然觀物,洞明事理》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道之不同,不相為謀》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