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起義最終形成李自成、張獻忠兩大支,當李自成在河南、陜西凱歌行進之時,張獻忠向南謀求發(fā)展。崇禎十六年(1643年) 五月,張獻忠部攻下武昌,在此稱大西王,第二年春,張獻忠放棄湖廣地區(qū),向四川進兵,先后攻下了重慶、成都,到秋天便占據(jù)了兩川。十一月,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年號大順,改成都為西京,并置丞相,封將軍。入川初期,張獻忠還注意吸收四川人士,任用了部分明朝降官,通過科舉錄用當?shù)厝恕5牵绕鸫箜樥鄟碚f,大西政權更不講策略。入川后張獻忠便命令: “凡王府宗支,不分順逆,不分軍民,是朱姓者,盡皆誅殺。” 這就樹立了許多對立面。取得四川后,沒有實行按土地及人口征收賦稅的政策,軍餉等費用主要靠沒收官府、宗室及官紳地主所得,往往抓來地方士紳罰餉銀,多者數(shù)萬,少者數(shù)千,不肯拿出就殺頭,直接損害了地主集團的利益。而且大西軍還有外出“打糧”的陋規(guī),即軍隊外出,見糧就拿,見豬就殺,這就不僅打擊了地主,而且損害了一般農民的利益。這種經濟政策對一個政權的鞏固是非常不利的,勢必引起當?shù)厝说牟粷M。南明弘光政權建立以后,派人進川鼓動反叛,很快得到各地響應,不久攻下重慶,各地斗爭也空前激烈,許多大西政權的地方官被殺,有的三四個月內連殺十幾個縣官。張獻忠非常憤怒,決心無情鎮(zhèn)壓,派出軍隊四處捕殺,并遷怒于當?shù)鼐用瘢耘e行“特科”為名騙來各府縣生員,找了個借口全部殺掉,甚至濫殺成都居民,這就漸失民心,走向了反面。正當張獻忠內外交困之時,清軍迅速入川。清順治三年,在沒有作好戰(zhàn)斗準備的情況下,大西軍遭到清軍偷襲,張獻忠中箭身亡,其軍不戰(zhàn)而潰。
上一篇:《大小丞相專朝權》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奪情之爭》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