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葉以來的內閣紛爭、朋黨相攻腐蝕了朝廷政治,使許多有抱負的政治家一事無成,鑒于歷史教訓,張居正不惜采取血腥鎮壓和政治陰謀的手段,將政權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他一人專權,便意味著其他朝臣的失勢; 實行考成法,使大批庸官失位或難以胡混; 改革驛站制、實行一條鞭法等,損害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于是,產生了不少對立面,他不得不耗費心機為鞏固相權而戰。萬歷四年正月,御史劉臺上疏彈劾張居正以權謀私。明朝200年來還未見過門生彈劾座主的,居正深以為恥,跪在御座前,流著淚請求辭職。神宗把他扶起來,說: “先生起,朕當責劉臺以謝先生?!?居正仍一再上疏以去職要挾,皇帝慰留,并口傳圣旨: “劉臺這廝,讒言亂政,著打一百充軍,擬票來行?!睘樵谇遄h方面掙些面子,居正上疏論救,使劉臺免廷杖,只除官為民,但以后仍通過親信以別的借口將他流放了。萬歷五年九月,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封建禮教,他必須回家守喪27個月。這時神宗才15歲,還離不了張先生,和太后商量后,決定不許他離職,這叫“奪情”,大學士奪情在前代也是有先例的。張居正也恐怕手中的權力一放,便不能再復回。上疏乞歸本是例行公事,這時正好順水推舟。此事傳出,許多朝官出于各種目的,或僅僅是為了維護綱常禮教,對張居正進行了圍攻,或集體勸他歸去,或寫信婉勸直諫,張居正置之不理,于是有四名官員向皇帝告狀,圣旨令廷杖上疏者。廷杖是很重的刑罰,許多人往往被活活打死。眾官又圍著居正,要他救此四人,這次居正無論如何不肯救了,四人被打得死去活來。倒張的運動暫時壓了下去,但張居正得罪了更多的官員,北京城內出現反張的傳單,一時滿城風雨。
上一篇:《大西王中箭》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奈何生在帝王家》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