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論語》
1.《論語》是什么
《論語》是記載我國偉大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論的書,是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主要資料,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經典。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論語》者,孔子應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薄墩撜Z》一書是孔子死后,由弟子及門人,各以所記,輯錄而成,成書非出于一時一人之手,全書共二十章,兩萬余字,因為主要是記言,所以并無條理系統。此書是語錄體散文的典范,語言精練,寓意深刻,富于概括性,口語化,不少語句很有哲理、生動形象,早已成為成語格言,幾千年來常為人們誦讀、引用,教誨著不同時代的人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直到今天,孔子的光輝思想,仍然直接、間接地影響著現代人的思想言行。
《論語》博大精深,是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一部修身、做人、齊家、理政、治國、建立和諧社會的百科全書?!墩撜Z》的精髓就在于使天地、自然融于人的心靈,使天地人形成一個自然有機互為和諧的整體,人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墩撜Z》教導人們怎樣做人做事,教人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共生共存、和諧發展。
《論語》涵蓋自然、社會、哲學、政治、經濟、倫理、教育等方面,小至生活飲食養生等幾乎無所不包。自從宋朝開國名相趙普說他用半部《論語》治天下以后,歷代學者、政治家、士大夫、廣大庶民百姓對《論語》十分推崇。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代統治者把孔子學說奉為教育人民、治理國家的規范。歷史上進步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那些追求社會進步的志士仁人,也都受其學說積極方面的影響,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繼承、豐富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2.孔子是誰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至今2500多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鬃幼嫦仁且笊掏跏遥蠓庥谒螄?,因宋國內亂,遷居到魯國,從此失去卿位。孔子生于魯國的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父親早逝,孔子幼年家境降至一般平民,他說“吾少也賤”(《論語·子罕》,以下引文只注明篇次),青年時期擔任過司儀、會計、管理牲畜一類的職務,后做過中都宰(主管司法),但時間都很短。孔子一生勤奮好學,他說:“吾十五而志于學?!保ā墩撜Z·為政》)孔子曾周游列國,后回魯國聚徒講學,開創我國私人辦學的先河,學生三千,賢者七十二人。
孔子生活在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他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長期處于主導地位,在今天,他的思想仍然還有積極的意義。我國是一個以歷史文化悠久而著稱的東方大國,也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鬃铀鶆摰娜寮覍W說,奠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對于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繁衍、統一、穩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鬃拥乃枷氚S多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他提出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一般基本原則,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3.《論語》的主要思想在當今還有意義嗎
孔子的學說在我國封建社會中一直處于統治地位,因此在20世紀20年代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中受到嚴厲批判,提出所謂“打倒孔家店”,后來又經過70年代的批孔?,F在看來,這些都值得反思。我們對于孔子學說,應當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孔子學說在東方乃至全世界,至今仍產生著很大的影響。
1993年一位名叫莫格的學者在德國漢堡發現一本1691年出版的英譯本《論語》,孔子的學說在西方流傳至少有300多年的歷史,莫格稱孔子是“偉大文明的奠基者”,他認為“孔子的教誨屬于全人類”。1988年1月,諾貝爾獎獲得者集會法國巴黎,舉行首屆“人類社會如何面向21世紀”會議,會上,諾貝爾獲獎者漢內斯·阿爾文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p>
《論語》的核心價值就在于體現以人為本,提出培育塑造人的綜合思想道德素質,教導人們如何做人、處事,教會人們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教人修身、孝親、和家、愛人、愛國和博愛人類、奉獻社會的品德。因此,《論語》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早在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就指出:“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保ā睹珴蓶|選集》第二卷,第533~534頁)
上一篇:天之生民,非為君,天之立君,以為民也,民水君舟,載舟覆舟的政治思想
下一篇:孔子關于決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