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衡山
著名的五岳之一。即南岳。歷來有“五岳獨秀”、“天下南岳”的盛名。位于湖南中部,東鄰湘江,靠京廣鐵路,南距衡陽市45公里,東南距衡山縣城15公里。衡山的命名,據(jù)志書記載,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yīng)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衡山有名峰72座,跨越衡陽、衡山、衡東、湘潭等八個縣市,南以迴雁峰為首,北以長沙岳麓山為足,逶迤盤繞800里。南岳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古廩五峰最高。此外還有所謂15廬、38泉、25溪、9池、9潭、9井等名勝。主峰為祝融峰,海拔1290米,可謂衡岳千仞一峰高。相傳遠古祝融氏葬此。從峰頂俯視,眾山羅列,流云浮動,山岳如飛,是觀看云海和日出的最佳處所。南岳環(huán)山數(shù)百里,寺觀林立,佛道并行。南北朝以前,道教盛行,有九仙觀、光天觀、黃庭觀等40余處道觀。南北朝后佛教興起,祝圣寺是南岳五大佛教叢林之一,建于唐代初期。日本僧人曾來南臺寺禮祖,在中日友好史上記錄著光輝的一頁。衡山上眾多的道觀廟宇中,南岳大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占地達9.8萬平方米,是類似北京故宮的宮殿式的建筑群,莊嚴肅穆,氣勢雄渾。南岳有“四絕”即“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jīng)洞之秀,水簾洞之奇”,聞名于世。南岳群峰漫舞,茂林修林,古樹參天,奇花異草,四季飄香,珍禽野獸,定居繁殖,飛泉瀑布,流水潺潺,寺廟巖洞,獨具一格,亭臺樓閣,各有特色,云海奇景,隨處可觀,是湖南最負盛名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藏傳佛教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地理文化·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