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圓明園
中國清代名園之一。遺址在北京西郊海淀附近。一般所說的圓明園,還包括它的兩個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萬春園)在內,故又稱“圓明三園”。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在一座明代私園的舊址上建成,雍正時擴建為皇帝長期居住的離宮。乾隆時再度擴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后又在園東側辟建長春園,在園東南辟建綺春園。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全部建成。構成三位一體的園群,周約10余公里,鑿湖堆山,種植奇花異草,羅列國內外名勝40景,有建筑物145處,它在繼承北方園林傳統的基礎上廣泛汲取江南園林的精華,成為一座具有極高藝術水平的大型人工山水園。其150多組建筑群各具特色。除具有獨創形式的庭園建筑外,長春園中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這是在中國宮廷里首次成片建造外國建筑和庭園。利用長廊、墻垣、橋梁與自然景物相聯系,藝術價值甚高,被譽為“萬園之園”。是中國當時一座最出色的行宮,并通過傳教士的信函、報告的介紹而蜚聲歐洲。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劫掠園中珍寶,并縱火焚毀這座曠世名園,只留下殘壁斷垣的遺跡。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四大發明西傳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地論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