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古格王國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在西藏札達縣札布讓區象泉河畔的土山上。古格建立于公元十一世紀初,其王是藏王郎達瑪后裔愛達微松系諸王的一支,1630年被拉達克所滅。古格王國的城堡遺址,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城堡高約200米,占地面積近20萬平方米。共東南兩面,房屋、窟洞星羅棋布,計有房屋近400間,窟洞800余孔。城堡自下而上,約可分為十一層,有宮殿、寺廟建筑,也有一般民居和軍事設施?,F存較好的寺廟、殿堂五座。寺內殘存泥塑佛像和色彩鮮艷的壁畫;人像和壁畫圖案千姿百態,尤其是歷代吐蕃贊普和王子的畫像,栩栩如生。遺址周圍還有鐵盔甲、馬甲、盾牌、箭鏃等實物出土,以及一條由石塊壘成的長約2公里的水渠故道。這些實物和建筑是研究西藏歷史和公元十世紀以來藏族古建筑史的珍貴文物。據藏文史料記載,古格王國從德朱貢建國到支地麥亡國,一共二十七代國王,當其極盛時,臣民達十萬人。它在西藏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藏文史料里,總是把古格王國與吐蕃王朝并列,把古格王國的國王與吐蕃贊普并提,這不僅是由于古格王國對西藏的佛教做出過特殊的貢獻,還由于古格王國的國王是松贊干布的直系子孫。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十劑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