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戴季陶主義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戴季陶提出的反對共產黨、破壞革命統一戰線的反動理論。戴季陶一貫反對國共合作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適應資產階級和國民黨新老右派的反共需要,戴在1925年5月召開的國民黨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所謂以“純正的三民主義”為中心思想的最高建議。同年6月和7月發表《孫中山之哲學基礎》和《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等文章,形成了戴季陶主義。在思想上,鼓吹“仁愛道德”的封建道統,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歪曲為以孔孟“仁愛”為宗旨,“完全淵源于中國正統思想”的中庸之道,閹割了三民主義的革命精神;在政治上,攻擊馬克思主義是“空想世界主義”,宣揚階級調和論,反對中國共產黨進行的階級斗爭。在組織上,鼓吹國民黨的“獨立性”和“排拒性”,反對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反對國共合作。戴季陶主義為國民黨右派提供了理論基礎,在蔣介石篡權、掌權時期起了極反動的作用。它一出現就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反對和批判。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軍事文化·戰略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