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清世祖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人物故事小傳
博爾濟吉特氏(公元1641—1717年),蒙古科爾沁貝勤綽爾濟之女。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她成為世祖的第二位皇后。康熙即位后被尊為皇太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以77歲高齡逝世。謚曰孝惠章皇后。
[正 史]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綽爾濟女。順治十一年①五月,聘為妃,六月冊為后。貴妃董鄂氏方幸,后又不當上詣。十五年正月,皇太后②不豫,上責后禮節疏闕,命停應進中宮箋表,下諸王、貝勒、大臣議行。三月,以皇太后旨,如舊制封進。
圣祖即位,尊為皇太后,居慈仁宮。上奉太皇太后謁孝陵,幸盛京,謁福陵、昭陵,出古北口避暑,幸五臺山,皆奉太后侍行。康熙二十二年,上奉太皇太后出塞,太后未侍行。中途射得鹿,斷尾漬以鹽,并親選榛實,進太后。二十六年,太皇太后不豫,太后朝夕奉侍。及太皇太后崩,太后悲痛。諸妃主入臨,太后慟甚,幾仆地。上命諸王大臣奏請太后節哀回宮,再請乃允。歲除,諸王大臣請太后諭上回宮,上不可。二十七年正月,行虞祭,上命諸王大臣請太后勿往行禮,太后亦不可。二十八年,建寧壽新宮,太后居焉。
三十五年十月,上北巡,太后萬壽,上奉書稱祝。駐麗蘇,太后遣送衣裘。上奉書言:“時方燠,河未冰,帳房不須置火。俟嚴寒,即歡忭而服之。”三十六年二月,上親征葛爾丹③,駐他喇布拉克。太后以上生日,使賜金銀茶壺,上奉書拜受。噶爾丹既定,群臣請上加太后徽號壽康顯寧,太后以上不受尊號,亦堅諭不受。三十七年七月,奉太后幸盛京謁陵,道喀喇沁。途中以太后父母葬發庫山,距蹕路二百里,諭內大臣索額圖擇潔地,太后遙設祭。十月,次奇爾賽畢喇。值太后萬壽,上詣行宮行禮,敕封太后所駐山曰壽山。
三十八年,上奉太后南巡。三十九年十月,太后六十萬壽,上制《萬壽無疆賦》,并奉佛像、珊瑚、自鳴鐘、洋鏡、東珠、珊瑚、金珀、御風石、念珠、皮裘、羽緞、哆羅呢,沈、檀、蕓、降諸香、犀玉、瑪瑙、磁、漆諸器,宋、元、明名畫,金、銀、幣、帛;又令膳房數米萬粒,號“萬國玉粒飯”,及肴饌、果品以獻。四十九年,太后七十萬壽,亦如之。
五十六年④十二月,太后不豫。是歲,上春秋六十有四,方有疾,頭眩足腫,聞太后疾甚,以帕纏足,乘軟輿詣視,跪床下,捧太后手曰:“母后,臣在此!”太后張目,畏明障以手,視上,執上手,已不能語。上力疾,于蒼震門內支幄以居。丙戌,太后崩,年七十七,上號慟盡禮。五十七年三月,葬孝陵之東,曰孝東陵。初,上太后徽號,國有慶,必加上。至云南平⑤,定曰仁憲恪順誠惠純淑端禧皇太后。及崩,上謚。大學士等初議誤不系世祖謚。上令至太廟、奉先殿,瞻禮高皇后、文皇后神位,大學士等引罪;又以所擬謚未多留徽號字,命更議。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
《清史稿》卷二一四
〔注 釋〕
①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②皇太后:即孝莊文皇后。③噶爾丹:清代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貴族首領。在他掌握該部統治權期間,吞并了衛拉特其余三部,勢力強盛,自稱博碩克圖汗。曾多次率兵擾掠喀爾喀蒙古各部,并南下內蒙古。清圣祖康熙曾兩次率軍親征,噶爾丹在昭莫多戰敗,全軍覆沒。④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⑤云南平:指平定吳三桂叛亂。
上一篇:《涇州兕先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涇州兕先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清德宗皇后葉赫那拉氏(隆裕太后)》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清德宗皇后葉赫那拉氏(隆裕太后)》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