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成
秦大成,字澄敘,號簪園,嘉定(今屬上海)人。幼年喪父,事寡母以孝聞。母親稍有不快,即跪下請罪; 家里貧困,自己吃糠咽菜,讓母親吃得好些; 謀生之暇,刻苦讀書,希望能登科入仕,以養老母; 成年后,到鄰村教書,來回往返,贍養老母。
乾隆二十四年(1759)八月,鄉試中舉。妻亡,續娶,新婚當晚,新娘痛哭不停,秦大成驚奇地問她為何,新娘說: “我年小的時候已許配給鄰村李家之子,后來,我父母嫌李家太貧,逼我休夫另嫁。現在,我一女嫁二夫,有損名節,但又無可挽回,能不哭嗎?”秦大成聽后,長嘆了一口氣,說: “你怎么不早說呢?差點兒釀成大錯。”說完,立即退出內屋,命仆人召李家子來,對他倆說: “今晚是良辰,你們倆就在我的新房里成婚吧!”并把自己結婚的東西全部慷慨相贈。二人感激涕零,無言以對。3天后,夫婦叩謝而去。一時傳為美談。
乾隆二十八年(1763),秦大成與一親戚共同進京趕考。夜夢至文昌宮內,正趕上關帝來到這里問當年狀元屬誰。聽到文昌說的就是他的親戚。忽然看見一婦人撲通一聲跪在關帝面前,說: “他是我丈夫的弟弟,丈夫死后,他百般凌辱我。不久,我便憂郁而死。”文昌說: “這樣的人是短命的,怎么可以大魁天下呢?可考試日期馬上就到,讓誰代替他呢?”關帝說: “查一下后幾年的狀元名單吧。”只見一官吏手捧簿冊進來,文昌翻開后說: “秦大成孝行天下有聞,憑此該中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狀元。但他有‘還妻’一善事,讓他提前3年中狀元吧。”后來發榜,秦大成果然高中狀元,而與他一同進京趕考的親戚卻名落孫山,不久暴病身亡。此事自不足信,但秦大成后來主講平江書院,經常用這個故事教訓諸生,人生以善為本,切勿有惡行。
另外,傳說秦大成參加會試時,主考官看到他的字寫得不好,便對他說: “你的字只能考第3名,如果刻苦練習,有希望考第二名。”秦大成聽后深感慚愧,乃晝夜臨池,字體一天天見長。及參加殿試時,其字已寫得不錯了,結果是榮登榜首,大魁天下。
中狀元后,秦大成依例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他的仕宦生涯,史書未詳。
上一篇:秦大士
下一篇:秦鳴雷